近日,市政府正式印发了《重庆市能源工业三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据悉,新出台的《规划》确立了2015年全市能源工业实现总产值2000亿元的目标,这也是未来3年全市能源工业发展总体纲领。
《规划》体现了三大创新点
据了解,利用本地开发与外地输入相结合、充分供给与节能降耗相结合、加快发展与优化结构相结合是《规划》的三大创新点。
利用本地开发与外地输入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内、市外两种资源,多元化配置能源品种,多渠道引入能源资源。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系统保障能力和调节能力。
充分供给与节能降耗相结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强化、细化能源需求管理,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保障人民生活、城市运行和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产业用能需求。
加快发展与优化结构相结合。优化一次能源结构,控煤增气、择优扶新,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加快发展页岩气、核电等非常规能源,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和低碳利用技术。
《规划》认为重庆市能源工业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
重庆市能源资源有限,“贫煤少水,富气无油”,属于一次能源匮乏地区。直辖以来,全市能源工业取得了较大发展,辖区内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得到了较大提高,与周边省份的能源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强,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天然气为补充的能源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据了解,2011年,全市形成了3个“千万千瓦”电力建设战略格局,其中,开工建设“千万千瓦”电源项目,推进前期工作“千万千瓦”电源项目,策划储备“千万千瓦”电源项目。
目前,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较直辖初翻了两番,达到1296万千瓦;电网建设形成500千伏“日”字型双环网架,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原煤产量大幅提高并稳定在4000万吨/年左右;“川气东送”供气稳定,城镇气化率达到95%。
《规划》认为,尽管重庆市能源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
目前,全球能源消费呈现持续稳定增长趋势。世界能源消费以油气为主的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油气供应的集中度越来越高,随着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的逐步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减排压力,清洁低碳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此外,国内能源资源瓶颈约束将长期存在。“十二五”我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带来的能源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一次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难度显著增加。生态环保成为长期制约能源发展的瓶颈。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阶段,加上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基数,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环境因素成为经济和能源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节能减排任务十分繁重。
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发展思路已转变——从偏重保障供给向引导消费、科学调控转变;从严重依赖煤炭向多元发展绿色、低碳化能源转变;从过度依靠国内能源向立足国内和加强国际合作并重转变;从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能源发展向生态环境保护与能源协调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向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从各能源品种独立发展向多种能源互补与系统融合转变。
当前国家能源发展的三大目标为:保障能源安全的安全目标;提高能源系统物理效率及经济效率的效率目标;减少能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包括气候)影响的生态环境目标。这三大目标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
《规划》指出了重庆市能源工业发展存在的四大挑战
据了解,规划在大量调研事实的基础上总结了重庆市能源工业发展存在的四大挑战,这些挑战也是《规划》编写的前提和依据。
挑战一:能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自有资源难以支撑。到201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5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将超过300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62%。在经济快速发展情景下,充分考虑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计2015年全市能源需求总量约1亿吨标准煤。“十二五”全市新增能源需求大部分需从市外调入,能源对外依存度将接近50%。
挑战二:能源输入受制因素多,在全国能源战略中处于弱势。我国能源资源和能源需求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特点,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的能源配置格局。长期以来重庆被国家定位为“自给自足”地区,缺乏国家层面的保障机制,能源价格洼地、能源市场配置机制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重庆市在全国能源战略中处于明显的后发且弱势的地位。
挑战三: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大。随着重庆市由能源自给自足地区转变为能源输入地区,以及碳排放等与能源消耗相关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能源和环境将成为全市发展面临的刚性约束。尽管“十一五”期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已有较大幅度下降,但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亟待加强。
挑战四:能源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仍然较高,短期内难以改变,而新增能源需求中煤炭仍占较大比重。市内电源结构矛盾突出,电网峰谷差日益增大,缺乏必要的调峰容量。重庆电网是典型的受端电网,且处于川电外送通道上,大容量功率穿越重庆电网,电网安全压力大。
《规划》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围绕五大重点任务振兴能源工业
根据《规划》,未来3年重庆市能源工业的发展思路是:将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区域能源合作,建立以电力为核心的可靠、经济、清洁、低碳的多元化重庆能源保障体系,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到2015年实现三大发展目标——
总量目标:到2015年,实现能源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全市煤炭产能稳定在4000万吨左右,电力装机达到2200万千瓦,天然气开采量达120亿立方米,油品输入量达860万吨。
结构目标: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13%以上,煤炭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降低到55%以下,天然气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以上。
效率目标:单位GDP能耗降低到0.95吨标煤/万元,较2010年减少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减少17%。全市燃煤发电机组平均发电标煤耗降低至280克/千瓦时,电网综合线损率降低至7.33%。
为实现目标、振兴能源工业,重庆市未来3年需要完成“确保全市煤炭供需平衡、强化全市多元电力保障、拓展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以及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五大重点任务
《规划》编制有关负责人表示,确保全市煤炭供需平衡除了加强市内煤炭建设,更要注重市外煤炭输入,比如确保“疆煤入渝”纳入国家“疆煤东运”战略部署;与周边省份和大型能源企业建立煤炭输入战略合作关系,形成近期以陕西、贵州、甘肃为重点,远期以新疆为主体的“3+1”煤炭输入格局;建设万州千万吨级煤炭储运基地,并争取纳入国家煤炭应急储煤基地定点。
电源建设方面,未来3年重庆市将力争新开工建设规模达1500万—1800万千瓦,确保新增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这其中包括火电项目、水电项目、热电联产项目、燃机电厂项目等。此外,要争取涪陵核电项目进入国家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电网建设布局要形成500千伏“目字型”双环网架结构,加快建设川渝第三通道输变电工程,实施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此外,重庆市将通过建设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建成川渝高压输气环网、建设相国寺地下储气库项目及相应的调峰储备设施;建设都市圈外环管网、LNG接收站等工程拓展天然气供应。成品油储运设施建设方面,要建成中石化贵阳至重庆成品油管线、推进实施市级成品油应急储备工作、推进中缅油管道昆明至重庆段工程及千万吨炼油项目规划建设。
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是《规划》确立的重点任务之一。重庆市页岩气资源丰富,分布面积广,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丰富,可采资源潜力2.05万亿立方米。国家《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重庆市“十二五”页岩气工作主要任务是探明储量,掌握勘探开发技术,为“十三五”期间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利用打好基础。据此,未来三年重庆市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统筹指导重庆市页岩气开发企业积极准备参与全国第二次页岩气区块招标,力争境内的渝东北、酉阳东、酉黔3个区块全部中标;加快推进南川、秀山2个页岩气中标勘查区块开发利用,以及黔页1井、彭页1井产能测试工作和中石化梁平页岩气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市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建成一批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全市页岩气布井150-200口,页岩气产量力争达到10亿-13亿立方米。
另外,重庆市还将规划建成一批风电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力争201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