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消暑经济这一市场,众多冷饮商家铆足了劲,各出奇招。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的“冷战”中,国内冷饮巨头攻城掠池之际,本土冷饮企业却在慢慢消失。
批发价翻倍
5毛的冰棍不见了
上世纪90年代,那些身背绿色冰糕箱,走街串巷叫卖的“清凉使者”,是酷暑中山城的一道风景。
“那个时候,花几分钱或一毛钱买块冰糕吃,是夏天最惬意的事。”上周末,孙子吵着要吃冰糕,王明亮为此跑了附近两条街。
“去年5毛钱一支的老冰棍(也称白冰糕),今年买不到了。十多家小卖部只有两家在卖老冰棍,但都涨到了一元一支。”王明亮说。
“冰糕雪糕的批发价年年都在涨。这两年涨幅都在20%以上。”在观音桥,一位卖冷饮的老板告诉记者,伊利生产的“小雪生”(俗称娃娃糕)的价格也是一路看涨。去年零售2元一支,今年已达到2.5元至3元了。而在2008年,娃娃糕仅卖1元一支。
记者从解放碑、观音桥、杨家坪等多个冰糕雪糕批发点了解到,今年冰糕雪糕价格可谓全线上调,且越是高档的冰淇淋和雪糕的涨幅越大。
是什么原因造成涨价?
伊利集团重庆分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周劲鹰称,“生产厂家并没有提价”。涨价主要是集中在经销商层面,而厂家对分散的零售终端控制力也较弱。
山花牛奶奶源供应商章友君认为,油价上涨、人力成本增加,是本轮涨价的主要原因。解放碑从事冰糕雪糕批发的何成健告诉记者,“今年的成本涨了近30%左右”。
渝企生存难
要么贴牌要么下区县
我市冰糕雪糕市场一直存在着两大阵营:本地品牌和外地品牌。在两大阵营的竞争中,本土冷饮品牌显得很落寞。
“真正的转折点是在2005年,”重庆市绿好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开现说,当时国家推行QS认证,未通过QS认证的冷饮企业必须停产。
要通过QS认证,有这样一条硬性指标:冷饮生产企业的产品必须在零下20℃以下进行冷藏,“而建这样一个冷库至少需要500多万元。”“而当时我市年销售量在500万元以上的冷饮企业几乎没有。”刘开现说,因此很多中小冷饮企业被淘汰出局。
与此同时,大量的外埠品牌开始抢登重庆市场。重庆口之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权峰说,与这些大型的冷饮企业相比,本土冷饮企业设备陈旧,冻库少,“关键是创新能力弱,产品利润低,再加上包装及推广上都明显逊色于外埠品牌。”
在很短时间内,本埠冷饮行业的旗帜——“新大陆”很快就消失于江湖,而曾经一度雄霸本土冷饮市场份额80%的“青鸟”、“全兴”等品牌,也先后折戟沉沙。
所幸生存下来的本土品牌,开始走上了另一条路。
目前本土最大的冷饮生产企业,重庆口之福食品有限公司在1999年成立时,伊利、蒙牛冷饮品就已占据了重庆大部分市场。“但他们价格偏高,市场还需要其他档次的冷饮填补。”口之福董事长周权峰说,口之福在很长时间里都走低端路线。
2006年,就在众多冷饮企业倒闭时,周权峰投入所有资金在璧山建立了80亩的冷饮生产基地,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线。“我们调整策略,两条腿走路。”周权峰说,一是为伊利等大企业代工,二是创立自有品牌,投向区县和农村市场。“傍名牌”的好处不仅是能够获得较为稳定的代工收益,而且还能借助大牌的销售渠道,第一年下来,口之福收益还不错。
和口之福一样,我市的冷饮品牌——佳渝、绿好,无一例外都是靠“下区县”谋求发展。
所谓的“还不错”,只是相对渝企而言。但相较其他大牌,本土企业其实很可怜。据相关公司统计,目前我市冰糕雪糕终端市场规模近5亿元,而伊利的市场份额最大,达到40%左右,蒙牛、和路雪的市场份额又各占15%,再加上雀巢和光明等巨头的蚕食,本土企业能分得的羹相当之少。
洋品牌受青睐
一个冰激凌上百元
在冰糕雪糕市场,和路雪、光明、雀巢,伊利和蒙牛是当之无愧的五大金刚。就在这五大高手厮杀时,另一种经营模式开始出现,并大有叫板五大金刚之势。
它们分别是哈根达斯、DQ以及来自新西兰的纽芝兰。这些品牌的主要诉求,不再是产品本身,而是一种消费文化。因为文化的包装,它们也打破了冷饮行业的市场周期定律——即便是在冬季,街头有人咬着冰激凌也不是什么怪事。
“在夏季,哈根达斯的客流量比冬季多出1/3。”哈根达斯解放碑店店长张琦岱说,目前哈根达斯在重庆有6家店,平均每个店每天的客流量在100人左右。
相比之下,DQ扩张的步伐显得更快。DQ重庆地区督导肖科告诉记者,自2009年进入重庆,目前DQ已发展到12家店。每个店的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人均消费20元左右。
肖督导说,DQ的消费群体较为固定,但夏季比冬季仍会多出近一半的客流量。对于在重庆市场的销量如何?哈根达斯和DQ均表示“不便透露”。
相比和路雪、伊利那样的以冰糕雪糕为主要产品的冷品,哈根达斯和DQ的日子要悠闲得多。目前,它们的专卖店主要在主城各商圈,并占据高端市场。以哈根达斯为例,其中国市场业务增长率达到40%以上。哈根达斯2006年进驻北城天街,在2010年就成为了西南地区单店业绩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