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发达经济体需求疲软,新兴经济体面临新的困难,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面临复杂和严峻挑战。
1-5月,全国进出口仅增长7.7%,而重庆进出口在去年历史性跨越基础上,高位求进,创新发展,进出口、出口、进口3项增幅在全国均名列前茅,进出口由全国第17位上升5位,列全国第12位,达到196.7亿美元,增长165.9%,超过河南、湖北、江西、黑龙江、安徽。
其中,出口由全国第13位上升2位,列全国第11位,达到139.3亿美元,增长233.1%;进口由全国第20位上升5位,列全国第15位,达到57.4亿美元,增长78.5%。
重庆外贸为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为我市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突破内陆加工贸易,培育笔电产业集群
重庆围绕建设“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内陆加工贸易基地,引进惠普、宏碁等5大品牌商,富士康、英业达等6大代工商,以及400多家配件商,引入惠普亚太结算中心和富士康研发中心,形成了“5+6+400”的IT产业集群,80%以上产品用于出口,一举改变重庆传统的产业出口结构,改变了加工贸易99%集中在沿海的格局,变东部“两头在外”为“一头在外,一头在内”,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今年1-5月,重庆笔电类产品进出口逐月增长,出口1500万台,进出口83.8亿美元,增长近5倍。1-5月,加工贸易进出口63.8亿美元,增长380.9%,占比重庆进出口32.4%,占比提升14.5个百分点,拉动重庆外贸增长68.3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年底,重庆在全球笔电总产量的占比将由现在的10%提高到20%。
内陆地区过去20多年没有一个保税区,重庆首开先河,“先引凤,再筑巢”,以项目申报保税区,成为内陆唯一拥有两个保税区的城市。西永综保区面积10.3平方公里,笔电产能8000万台;两路寸滩保税港区8.37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唯一内陆型、唯一空港加水港“一区双核、区港联动”保税港区。
在内陆保税港区的带动作用下,近20个月几乎每个月或者两个月就有一个国际航空的货运班机开通,货运航空公司不断入驻,去年航空货运量增长4倍,今年1—5月新开通5个航线,航空货运量增长2倍。重庆海关联合各地海关以及沿海口岸海关实行“一卡通”绿色通道,全球物流公司和飞力达物流公司等落户,寸滩港报关货物三分之一来自周边省市异地转关。两路寸滩保税港成为肉类检验检疫口岸,去年展示销售进口红酒1000万瓶。
今年1-5月,启动建设“重庆欧洲商品分拨中心”,与国际知名品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保税贸易进出口25.9亿美元,增长295.2%,外贸占比达到13.2%,提升4.3个百分点。
打造“1+2+4”开放平台,引领全市进出口增长翻番
重庆建成两江新区国际开放平台、2个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口岸平台及4个国家开发区产业平台,充分发挥了开放引领作用。这就是我市打造的“1+2+4”开放平台。
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后的中国第三新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争取到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示范窗口六大黄金定位。
今年1-5月,“1+2+4”开放平台进出口143.2亿美元,增长327.5%,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61.6个百分点,占全市外贸总额的72.8%,提升27.5个百分点。两江新区进出口65.7亿美元,增长201%;西永综合保税区进出口65.7亿美元,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进出口44.4亿美元,分别增长6.6倍和23倍;重庆经开区、重庆高新区、万州经开区和长寿经开区4个国家级开发区合计进出口11.7亿美元,增长2.9倍。
此外,今年1-5月38个区县目标责任明确,形成“你追我赶”局面。6个区县提前完成全年任务,9个区县进出口增长翻番,22个区县超过任务时间进度。
推动签署“四国五方”协议,构建渝新欧贸易大通道
为与世界连通,重庆推动实施了“一江两翼三洋”大通道战略: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进入太平洋;北翼通过新疆、俄罗斯到达欧洲抵达大西洋;南翼通过云南经缅甸到达印度洋。
目前,重庆大约有40%的笔电产品销往欧洲沿线国家。去年,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4国海关共同签署欧亚大陆桥便捷通关协议,采用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五定”班列方式,打通连接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大通道,已成功开行班列19趟,共运输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电子产品140万台,运行时间16天左右,比海运节省2万公里,改变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格局,再现古人“西天取经”、丝绸之路繁荣梦想。
今年4月12日,“四国五方”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4国铁路部门和重庆共同合资组建、中方控股的唯一铁路物流企业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专营亚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成为开展双向的“站到站”服务的平台公司,预计下半年达到一周3班。由此,“重庆—杜伊斯堡”全程运价将由每40英尺集装箱9800美元降至8900美元。海关总署将重庆列为中欧安全智能贸易的试点城市,中国西部内陆地区成为面向欧洲的桥头堡。
培育传统产业新优势,优化提升对外贸易结构
重庆还着力推进外贸主体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加快转变。
一是推进出口基地建设。推进国家级汽车、船舶、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苎麻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建成“1+6+1000”汽车产业集群。1-5月重庆传统产品进出口112.9亿美元,增长88.2%,占外贸总额的57.4%,机电产品出口占70%,摩托车出口居全国第一,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长38.3%、工具五金增长458.6%、通机增长31.3%、金属制品增长633%、仪器仪表增长213.8%。
二是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去年新增外贸主体1170家,今年1-5月新增外贸主体500家,累计达6000家,培育了宏美达丝绸、西南铝、美心门等出口知名品牌44个。
三是推进贸易便利化。建立了“关、港、贸、检”等协调机制,推进出口退税、跨境结算、出口信保等77条便利化举措,支持汽摩等境外营销网络建设和出口散件组装,贸易摩擦应诉率达到100%,挽回5亿美元出口市场份额。
四是进出口市场多元化。1-5月重庆对欧盟、北美与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71.8%、280.7%和211.1%,共占全市总额的62.0%。对中东、东欧、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214.1%、80.6%、84.1%和228.9%。
目前,重庆正围绕全年外贸增长50%以上目标,加快贯彻落实国发〔2012〕15号、国办发〔2012〕32号文,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加快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