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庆人记忆中的“山城”牌手表,曾经享誉全国。
那时,其生产厂家——重庆钟表厂盛极一时。
但是,2005年,连续多年亏损的钟表厂被拍卖。
“不创新,吃老本,连世界胶卷业的霸主柯达都走上了破产路。”著名经济学家王忠明说,创新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但重庆的大中型企业,除长安、力帆等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重生产轻专利,核心竞争力不强。
企业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重庆化医集团董事长安启洪至今不能忘记重庆国企曾有过的那些骄人“战绩”:金鹊电视、五洲·阿里斯顿冰箱、“三峡”牌洗衣机……
然而,由于体制老化、缺乏创新等原因,上世纪80年代末“重庆造”电器逐渐开始衰落。
“当一个行业即将出现大的变化时,身在其中的企业能否敏锐地捕捉到巨变前的征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命运。”市科委计划处处长陈军说,眼下,我市企业还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2011年的科技统计报告》显示:以我市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医药和仪器仪表四个行业为例,这四个产业的企业户均拥有研究机构0.12家,低于西部0.17家的平均水平。
“深圳90%的研发与开发机构在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90%来自企业,90%的专利由企业申请。”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秀模说,而我市企业在研发经费投入、工程技术人员拥有量、研发机构等方面普遍不足,导致创新水平仍然偏低。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市企业逐渐重视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2011年,全市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收入比重达41.3%,位列全国第一。
“创新产出能力已成为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较好地拉动了工业经济增长。”市经信委科技处处长聂艳说,“十一五”期间,重庆采取相关扶持政策,培育起大中型高技术骨干企业,重庆海尔集团、格力、惠普等一批引进企业呈跳跃式发展。
九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零专利”
依靠“急支糖浆”这一产品的专利,太极集团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药厂,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
此后,“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产品相继问世,太极集团成为国内医药产业链条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太极以1%品种数的专利产品,占了其总销售额的65%,利润贡献率达90%。
专利,犹如一个支点,是撬动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在重庆,有专利申请企业与无专利申请企业,平均利润相差7倍。
“没有专利的企业产品利润率相当低,有的完全是在为别人‘打工’,根本赚不到钱。”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袁杰叹息说,去年底,我市九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还是“零专利”。
企业为什么不重视知识产权?
袁杰认为,不少企业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重生产、轻专利,“重有形轻无形、重制造轻创造的现象突出。”
企业的核心生产技术被别人抢先获得专利授权,这样的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不少重庆企业还因此遭受巨额经济损失。
重庆华浩冶炼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绪其感触颇深。
2007年,华浩保卫科的一名下岗职工,自创了一家粉末厂,在把公司生产有色金属粉末产品的方法申请了专利后,反过来状告华浩侵犯专利权。
自己的技术成果遭别人抢走了,官司输了还赔了38万元,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让华浩吃了大亏。
吃一堑,长一智。渝企的知识产权意识近年来不断增强,专利申请量猛增。去年我市专利申请增幅居全国第一,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总量达到5150件,同比增长34%。
在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的同时,针对笔记本电脑、特种船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我市开展了产业专利分析,绘制“专利地图”,组建专利联盟,正打造两江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
根据规划,2015年,我市专利申请量要达到7万件以上,专利产品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摇篮行动”孵化高新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力量,我市60%的专利都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
但目前重庆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仅为951家。
“虽说比直辖初期增长了10倍左右,但重庆目前的高新技术企业仅占深圳三成多。”市科委高新处处长刘小川说,深圳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086家,其中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就有2家。
“微软、苹果,就是从典型的微企发展起来的。”刘小川说,被喻为活火山的硅谷,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来源于无数创业成长的中小企业,而不同于单纯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形成的产业集聚。
2009年,重庆启动“科技企业孵化器摇篮行动”,哼起了哺育孵化器的“摇篮曲”。
“摇篮行动”的诞生并非偶然。
2008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数为58.48%,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哪怕是条件很好的北部新区,累计引进的高新企业也只有70家,本土成长起来的高新企业更是寥寥无几。”一位园区负责人一语道破天机。当时,重庆专门孵化高新企业的孵化器只有9个,而且规模小。
大批量培育孵化器才是王道。目前,重庆各区县的孵化器覆盖率已达到70%。
经过铜梁县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的孕育,铜梁县威萨特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卫星通讯系列产品申请了12项专利,产值从最初的70多万元增加到1800多万元。大足区成立的五金创新孵化器,促进了五金产业集群的形成……
通过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摇篮行动”,构建“育苗-孵化-加速器”服务链,目前,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已达到51家,累计“毕业”企业273家,其中有2家企业已成功上市。
今年我市还将全面启动“企业成长路线图”助推计划,帮助申报企业开展地毯式培训,让企业一步一步从微企发展到中小企业,最后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