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2月1日起,我市启用微企预申请系统,接受微企创业者网上预申请。目前,市工商局微企处受理的网上预申请数量已经超过6000户。由鼓励微企发展引发的全民创业热情,已经在我市掀起。
专家认为,发展微企,提供就业岗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舞台,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同时,在投机资本屡屡掀起资产泡沫、欧美陷入债务危机之时,我市以发展微企推动实体经济,较好地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座盆景背后的故事
在市工商局微企处处长聂刚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座人造盆景。初春乍寒,盆景中却新芽吐绿,生机盎然。
聂刚说自己欣赏这座盆景的理由,不仅在于它是我市已成蓬勃之势的微企发展现状的隐喻,更重要的是,这座盆景的制作人,66岁的刘道全,促使我市在鼓励微企发展的政策上作了一番调整。
据了解,刘道全有着几十年的园林从业经验,掌握着包括人造盆景在内的数项国家专利,他一直想利用专利技术自主创业当老板,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
我市扶持微型企业的优惠政策,点燃了刘道全的创业梦想。
但他遭遇了一条政策“硬杠杠”:申办微企的创业者必须在60岁以下。
聂刚回忆说,刘道全来到他的办公室,显得很激动。“我身体很好,我还像年轻人一样能打能拼……”刘道全对聂刚说完,表示自己可以从微企处所在的12楼来回跑上一趟,以证明自己身体还很硬朗。
聂刚表示“很为难”,他没有想到的是,刘道全“竟然‘扑通’一声跪下了,希望我能帮他想办法。”
鼓励创办微企的初衷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刘道全这样的特殊情况,政策能不能网开一面呢?带着这种疑问,一份“放宽微企创业者年龄限制”的请示,递交到了市工商局相关领导的桌面上。
刘道全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月后,我市鼓励微企发展的政策作出调整:此前,申办年龄男性不超过60岁,女性不超过55岁。为了鼓励“熟手”,体现行业带动作用,如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或在行业领域具有20年以上从业经历者,男性可放宽至70岁,女性可放宽至65岁。
刘道全由此加入微企创业大军。10万元注册资金,政府补贴了3万多,他创办的重庆刘仙景园林研究中心顺利开业。
“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地都是民生,政策设计或调整,当然需要以满足人们需要为第一要义,”聂刚表示,只有以人为本地制定和落实鼓励微企发展的政策,才能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微企小 能量大
在市委党校副校长周放看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基本的权利是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这一权利需要路径,微企以其提供的就业岗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铺展了舞台,从而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市委书记薄熙来说,大力发展微企,以创业带动就业,保障群众的就业权。市长黄奇帆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是最大的穷困。
分析人士认为,金融危机二次探底,欧美陷入债务危机,由此导致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美国为例,金融危机以来,该国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达120万,失业率达10.2%,创1983年以来最高记录。
从我市来看,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三峡库区移民200多万人需要就业,每年还有10万多大中专毕业生和大量的返乡农民工等待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从全球经验看,微企正是很好的就业容器。在欧洲,2000多万户中小企业中,微型企业占到了93%,提供了1.22亿个就业岗位;美国、加拿大微型企业解决就业人数接近非农劳动力的90%。
鼓励创办微型企业,不仅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就业问题和反贫困的主要途径之一。
同时,市场主体数量的多少,反映着地区经济的活跃度,一个地方的市场主体越多,经济发展就越活跃。可以说,市场主体是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黄奇帆认为,我市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是市场主体的数量偏少。数据显示,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与城市来看,浙江4000多万人中,有各类市场主体300万个;上海2000万人中,有市场主体180万个。而我市3300万人中,目前市场主体数量为113万个,在全国排名第21位。
2010年6月,我市对微企量身定制了“1+3+3”扶持模式:“1”,就是1名带头人,出点资本金,成立微型企业;第一个“3”是3条扶持政策,即政府财政补助、银行贷款、税收返还;第二个“3”是指3个平台,包括培训平台,龙头企业对接的平台、创业平台。2011年6月,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把发展微型企业纳入“民生十条”。
目前,全市新发展的近5万个微企,直接带动40万人就业。
发展微企就是发展实体经济
在市社科院研究员李勇看来,发展微企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大的意义在于:发展微企就是发展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散尽的大背景下,只有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老是以钱炒钱,只能掀起资产泡沫,谈何可持续发展呢?”李勇认为。
从2006年下半年起,随着输入性通涨引发的流动性泛滥,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中逃离,进入楼市、股市、艺术品甚至农产品市场。在不断制造新的“楼王”、“地王”的同时,“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也层出不穷。业界人士惊呼,中国的虚拟经济开始与实体经济正在成为“两张皮”,彼此越走越远。
实业强,则国家强。一场激活实业的变革已悄然酝酿。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称,“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业界认为,这是中央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反思和总结,也传递出经济发展回归实体的信号。
今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等。
2月9日,市政府召开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黄奇帆指出,“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枯则金融亡。”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金融的宗旨。
事实上,在全国大张旗鼓“回归实业”的制度设计前,去年,重庆以实业为主要内容的市场主体达113万家,增速居全国第一。其中,5万余户微企注册资本金超过50亿元,创造产值达168亿元。
在“坚实的实体经济”的推动下,去年,我市GDP、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进出口总额、航空口岸货运量、市场主体数量等六大经济指标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