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深陷泥潭,全球不得不在经济震荡中度过新年。
反观中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坐稳世界经济第二把“交椅”。
不得不说,这一年,中国经济大舞台上,重庆格外耀眼: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万亿大关,增长16.7%;经济增速中国第一;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进出口总额、航空口岸货运量、市场主体数量等五大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
飘红的经济数据背后,靠的是内陆开放。
打牢开放基础
保税港区全面建成
这个圣诞节,不少欧美孩子得到了产自重庆的笔记本电脑。
在过去一年里,大量的电脑配件源源不断从海外运到重庆,并在重庆组装加工成笔记本电脑,再出口到全球各地。出口笔记本电脑,令重庆进出口额猛增,增幅已连续四个月排名全国第一。这样的情况,此前只出现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在内陆城市,绝无仅有。
重庆,一座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为何搞得风生水起?
税收优惠?土地资源优势?还是人力成本优势?放眼中国内陆,这些优势并不为重庆所独有,特别是作为内陆城市,重庆在开放上曾饱受区位和交通的制约。
2011年,重庆保税港区全面建成通过验收,这彻底打开了重庆开放的大门。
“如果没有保税港区,很难想像,惠普会把生产基地放在重庆。”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说。
“货物一旦进入保税港区,就可被视为出口,能马上申请退税。”重庆海关关长马忠源说,仅此一项,既能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也有利于降低重庆市乃至整个西部内陆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物流成本。
另外,借助长江黄金水道,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以及正在实施的“一江两翼三洋”战略,重庆向东到太平洋,向西到大西洋,向南到印度洋的出海通道已逐个打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格局已初步形成。而保税港区,无疑将成为这些通道的集散核心。
市外经贸委主任王毅认为,在保税港区和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双重优势下,重庆地区加工贸易将急速发展,沿海地区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一般贸易进出口业务也将向重庆转移,形成重庆口岸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局面。“可以说,保税港区为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奠定了根基。”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保税港区自2010年8月23日一期试运行以来,累计进出口外贸集装箱达32.8万标箱,实现进出口总额逾50亿美元。其中,仅今年保税港区海关就受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累计75758票,从保税港区进出口的外贸集装箱重箱达28.4万标箱,保税港区成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重要的平台。
量产笔记本电脑2500万台
用IT重组世界版图
泰国一场洪水,让全球电脑硬盘涨价20%;日本“311”大地震,令各地摄影器材疯抢断货;美国次贷危机,给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留下伤口……灾难的背后,也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随着全球分工逐渐细化,以规模效益或变革创新等方式出现的“产业洼地”遍布全球,并以此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经济版图。
重庆正在着力构建这样的“产业洼地”。
惠普、宏碁、华硕,世界三大IT巨头如今正“共舞山城”。
“三大品牌的年产量加起来占全球市场近46%的份额。等到它们在重庆的工厂全部投产,重庆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沐华平说。
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迅速在重庆发酵。
惠普落户,吸引同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三大代工商,以及120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到重庆建厂。
宏碁签约,又吸引仁宝、纬创等更多的代工商,以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入重庆。到今年年底,重庆就有望将笔记本电脑的本地配套率提升到70%。
华硕入渝,不仅每年将为重庆增加近3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产能,而且还在渝掀起新一轮的代工商、零部件厂商的投资热潮,堪称重庆完成笔记本电脑品牌商、代工商、零部件厂商“3+6+300”产业布局的“关键一环”。
今年,重庆已实现笔记本电脑批量生产,产量达到2500万台,其中又有1000多万台笔记本电脑出口到世界各地,令重庆成为全球“IT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下一步,重庆的目标是完成‘5+6+700’。到那时,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将跃上一个崭新的高度。”沐华平说。
渝企海外配置资源
一分钱当三分钱花
开放,另一方面也要求“走出去”
去年渝企海外投资50亿美元,今年又新增海外投资60亿美元,并形成国企民企齐头并进的开放格局,收获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博赛矿业收购加纳6000万吨优质冶金级铝土矿;重钢投资30亿美元获得亚洲钢铁公司在澳大利亚拥有磁铁矿60%的股权;重庆粮食集团购买巴西300万亩土地进行农业开发;重庆机电集团收购英国精密技术集团6家子公司,获得3个百年品牌、5项世界先进技术……
市国资委主任崔坚认为渝企海外投资,将起到“花一分钱,收到三分钱”的效果。
崔坚说,国外市场正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渝企依托广大的内需市场,大胆“走出去”,可以尽快实现将国内企业改造为国际企业的初衷;“走出去”后,把发债上市工作做起来,然后把发债上市的资金拿回国内投资,实现“引进来”的目标;用“引进来”的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改造老工业基地、填补现有产业空白,是为其三。
在企业积极走向海外的同时,政府也加紧了行动。今年8月,市长黄奇帆主持召开“走出去”专题工作会,具体部署“走出去”战略的“行动路径”,明确提出了我市海外投资计划:“十二五”期间,渝企海外投资实现300亿美元。
经过悉心研究,重庆确定了“走出去”的目标:瞄准矿产资源、地表产品、资源加工、装备技术、建工业园“五个靶心”进行海外投资。
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秀模说,渝企新的海外攻略,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比如铁矿石、铝矾土、锰、铜、镍、锡、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国内短缺、市场需要的地下资源;又如重庆工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大量先进技术。
下一步,重庆还将成立领导小组和项目审批协调组,整合各方力量,为国有、民营企业“走出去”协调服务,今年力争国有企业团队和民营企业团队,各实现海外投资30亿美元的协议金额。
经贸活动牵线搭桥
重庆遍交天下朋友
黑色的西装,粉红色的领带,总是笑容满面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用起筷子来也很娴熟。今年6月18日的两江论坛上,施罗德说,虽然自己第一次来重庆,但立即就喜欢上了这里。
如果说开放加速了重庆国际化步伐,那么重庆举办的各种经贸活动就是通向国际化的“桥梁”,让重庆遍交天下朋友。
9月24日—25日,“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六届年会”举行。这次年会吸引了3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市长顾问参与,规模与层次再次提升。
近年,除在交通上持续发力,拉近重庆与世界的物理距离,我市还通过搭建经贸平台,邀请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董事长、总裁或CEO来渝参与活动,在促进世界认识重庆的同时,也缩短了外地客商与重庆之间的心理距离。
今年5月举行的第十四届“渝洽会”,吸引了来自全国47个市外政府代表团,106家世界500强企业、100多家日本企业、1072家跨国公司、5600名境外客商、16万人次参会参展;有437家采购商、4100多家供货商参加采购洽谈。“渝洽会”期间,投资我市的项目签约金额达5881亿元。市外经贸委主任、渝洽会办公室主任王毅表示,重庆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西部的首选地。
要素集结催生吸引力,重庆的努力结下了硕果。
今年11月,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称,前11个月,中国外贸出口达1744.6亿美元,出口增速连续4个月下滑。而重庆,出口增速却逆势猛增,连续4个月蝉联全国第一。
重庆的成绩还不仅仅如此,1-11月外贸进出口额达到254.8亿美元,同比增幅143.3%,比全国23.6%的增幅高出了119.7个百分点。从今年7月份起,连续5个月占据全国外贸进出口增幅第一的位置。
时空在缩短,天涯若比邻。“朋友遍天下”的重庆,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阔步迈进。明年5月,重庆芬兰的国际航线将正式开通。届时,重庆至芬兰只需要约8.5个小时,这不仅是中国到欧洲的最短客运航线,也是内陆首条北欧航线。
货物从重庆出发,通过“渝新欧”铁路到欧洲只要13天,比过去运到上海再走水运,或走原来的欧亚大陆桥运费差不多,但时间节省了20多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