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到IT产业的强势崛起,从敢为天下先的地票实践到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回首即将过去的2011年,重庆经济可谓亮点纷呈。
重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引来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英国《金融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海外媒体,以及《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专业财经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重庆。
今年9月,第六届华文传媒论坛在重庆召开。在会见与会代表时,市委书记薄熙来就表示,作为西部地区的直辖市,重庆还拥有中国内陆的国家级开发开放区——两江新区和保税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现在,重庆已在国家支持下成为内陆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健康的轨道,的确有不少动人的故事,欢迎大家在山城的大街小巷走一走,听听百姓的感想。
“重庆是一座日渐崛起的中心城市,是新闻的‘富矿’,我们这次就是来‘探矿’、‘采矿’的,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中国西部大城正在发生的动人故事。”多次来渝考察的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这样说道。
关键词:共同富裕 《人民日报》 报道时间:2011年9月
《人民日报》以“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为主题,对于重庆在共同富裕领域的探索做出报道。
文章认为,应把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生产力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共同富裕,有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
《人民日报》还将重庆探索共同富裕的经验做法予以总结:通过用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补贴微型企业创办、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实现国有资产增值后藏富于民;政府将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直接用于民生建设,节约人民群众的支出;通过实行企业职工持股和建立企业年金,增加职工的财产性收入。
关键词:“农转城” 新华社 报道时间:2011年12月
新华社刊文说,重庆农民大规模转户进城,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赋予转户农民“市民权”,让其真正享受城里人的待遇。所谓“市民权”,即城镇居民所享受的城镇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五方面待遇。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总体而言,附着在城镇户籍上的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障和福利水平要高于农村。
自从户改启动以来,相关工作推进平稳顺利,重庆农民整户转移76.34万户,平均每天转户6329人,符合改革预期。重庆300万农民进城分布区域也较为合理:从重庆“一圈两翼”分布格局看,在“一小时经济圈”转户人口达到156.3万人,占52.1%;渝东北地区转户91.8万人,占30.6%;渝东南地区转户51.9万人,占17.3%。
新华社的报道特别指出,在户改中,重庆明确提出,农民在转户进城的同时,其在农村的土地可以保留,不以土地换户籍、换社保;变为“新市民”后,可同步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养老、医疗、保障性住房、就业等待遇和公共服务。
关键词:渝新欧 中央电视台 报道时间:2011年8月
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介绍,国际铁路大通道是重庆笔记本电脑、机电产品、汽车配件快速运往欧洲的新的战略通道,其运行路线从重庆始发,经达州、安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到达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程10003公里,运行时间约为16天。
该报道认为,目前,我国对欧洲加工贸易的大部分货物,多是经过沿海走海运出口,从沿海港口到德国汉堡港,全程耗时38天左右,而改走渝新欧铁路通道,耗时20天左右,约比海运缩短一半时间。
中央电视台还展望了渝新欧铁路的前景:不少跨国公司对于把欧洲产品运往重庆再分拨到全国非常感兴趣。相对于空运,铁路价格更便宜,而和海运相比,渝新欧又要快14天左右。届时,欧洲货物运到重庆后,再进行分拨运往中国各地。
关键词:公租房 《光明日报》 报道时间:2011年3月
《光明日报》的文章认为,重庆的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开,各地都可以下决心做。公租房作为保障房,有四个不收:不收土地出让金、不收配套费、不收交易环节的各种税、不收利润。下面,我讲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投融资模式。重庆建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大概要1000亿的建设资金,投入方面,首先政府要出300亿元的资本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储备的土地;新发生的土地出让金、房产税;预算内的财政收入也要支持一些。
文章写道,在住房保障制度上,重庆构建了经济适用房、普通租赁房、廉租房“三房一体化”的“公共租赁房”建设与运作模式。公租房的规模性供给,不仅使中低收入家庭及时实现了“住有所居”的愿景,而且有助于平抑市场房租水平,使房地产市场上的房租水平合理回归。在公租房的建设与运作中,将政府配置资源的“看得见的脚”与市场配置资源的“看不见的手”有机契合,巧妙搭配,形成组合的投融资模式。
关键词:两江新区 英国《金融时报》 报道时间:2011年10月
今年,被誉为城市发展风向标的英国《金融时报》城市发展峰会在重庆召开,探讨未来城市的发展之路。这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西部举行。
峰会期间,《金融时报》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重庆。《金融时报》的文章指出,重庆以其开放政策、低廉成本、城市潜力而备受投资者关注,两江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走在开发开放前列的中国第三个试验区。
关键词:“走出去” 香港《亚洲周刊》 报道时间:2011年8月
《亚洲周刊》的文章分析说,如果一个地方,光引进来取得成果那只是一半,中国已经有3万亿美元储备,中国过去30年主要鼓励引进外资,今后30年中国要更加鼓励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国的资源对13亿人来说是不够的,通过世界资源的配置为中国所用是科学发展观、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发展、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重庆根据这样一个理念,去年海外投资的协议金额50亿美元。今年预计还会有50亿美元左右的协议金额,并计划,今后的五年持续每年五至六十亿,力争海外投资有300亿美元,成为在这个领域的领头羊。
文章这样写道:重庆海外投资也具多元化。铁矿投资30亿美元;以大豆为中心的农业投资是15亿美元;在加纳等地的铝矿投资有12亿美元。还投资了包括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的五六个装备类企业,正在洽谈欧洲和美国的直升机公司等等。,重庆强调避开“体外循环”,黄奇帆的投资战略是:“政府推动的一定是中国市场需要的那种产品的走出去投资。”
关键词:云计算 《南方周末》 报道时间:2011年6月
《南方周末》以“重庆‘云特区’横空出世”为题,报道了重庆发展产业的情况。
文章介绍道,在重庆,将有这样一个网络,纵横近10平方公里,它不与国内互联网相连,不经防火长城(GFW),通过专用光缆,从上海或者青岛,直接接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 在这个特别的区域内,闲人一律免进。只有通过最严格的安检措施,工作人员才可以进入。它的外围,是由绿色植物和铁栅栏组成的厚厚围墙。围墙之上,是密集的监控摄像头。要接近这片区域,大体和闯入美国白宫的难度差不多。
文章认为,云计算带来的最大机遇是数据处理业务的迅猛增长,重庆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发展云计算,意味着向产业链的上游再进了一步,金融结算中心、智能城市、物联网等等,这些重庆之前力推的概念都可以装入云计算中。
关键词: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报道时间:2011年10月
重庆近年工业发展迅猛。2010年,全市工业销售产值过万亿,工业增加值增幅23.7%,列全国第一位。经济的高速增长,原因到底何在?
《21世纪经济报道》给出的答案是:模式的胜利。
《21世纪经济报道》撰文分析,重庆改革传统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模式,创新“整机+配套”的垂直整合,将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大部分实现本地化,从而大大降低进项物流成本。此外,通过开通铁海联运国际大通道,开通直飞欧洲电子产品国际分拨点的货运航线,以及“渝新欧”铁路国际贸易大通道,破解内陆地区出口退税、出项物流成本等难题。
文章评价说,重庆做法整体是成功的,一方面建立了适合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沿海地区的成本不断上升,迫使产业进行转移,而有好的模式的区域当然更具优势。
关键词:民生 经济观察报》 报道时间:2011年6月
《经济观察报》的文章认为,在民生上使的劲越大,花的钱越多,经济生活越加活跃,政府会越有钱,它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实际操作的这么两三年,这个思路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有效的。现在重庆有50%以上的财力是直接投向和民生紧紧相关的领域,市委市政府的干部50%的精力是直接投向和民生相关的,甚至是超过50%。这个账算下来,2010年重庆市的市财政增加了49%,GDP增了17.1%,处在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之下。
文章指出,发展经济不能够仅仅是追求GDP,一定要把改善民生放在核心的位置。如果说西部要有一个长久的、持续的发展,真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起来,全面协调可持续,就必须在这个消费问题上大做文章、做好文章。高度关注民生,摆在首位。
关键词:金融中心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时间:2011年9月
《联合早报》的文章认为,重庆区域性的定位是以结算为主体的金融中心。在银、证、保等主流金融业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区域性要素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在体现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的同时,构成重庆的结算型金融中心。
文章写道,打造结算型金融中心,使重庆的金融中心建设找到了一个区别于京、沪、深的突破口。而建立结算中心的基础则来自于银、证、保主流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及区域要素市场三方面的发展。
此外,“溢价增资”是重庆金融机构重组的显著特色。重庆当地的很多金融机构大多是在资不抵债、破产倒闭的边缘,由政府出面以渝富担当具体“操盘手”,通过资本重组、管理层重组多管齐下的方式起死回生。其中,溢价增资在核销不良贷款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重庆银行、三峡银行以及去年刚登陆港交所的重庆农商行改组皆是此套路。
关键词:地票 凤凰网 报道时间:2011年8月
凤凰网的文章认为,重庆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建设和耕地保护的问题。在全国范围来看,是农村土地改革的一种创举。重庆地票制度运行3年来,不仅实现了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合理利用,增加了耕地面积,更唤醒了农村土地这笔“沉睡的资产”,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文章分析,重庆有2300万农村人口,大约600多万户家庭,按户均宅基地和附属设施用地1亩计算,存量建设用地达600万亩。如果通过集中居住的方式置换出1/3的闲置宅基地,理论上可腾挪出1300多平方公里的耕地,并产生相对应的建设用地指标,将这些指标以市场化交易方式予农村以收益,再将指标用于城市建设,就可以形成城乡建设用地“一增一减”的良性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