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到2012年,累计利用外资180亿美元”的目标已经提前完成,源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重庆发展注入了太多能量。昨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市外经贸委主任王毅。
先进理念引领开放开发新境界
2008年7月,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到2012年,累计利用外资180亿美元、利用内资6000亿元、进出口800亿美元,集装箱达到200万标箱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目标。
同年12月,中共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随后,保税港区、两江新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先后获批设立,商务部与重庆市签署《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合作备忘录》……自上而下的一系列利好消息频传,重庆成为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合订本”。
王毅介绍,部市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49项需商务部支持的事项中,支持“两江新区”充分发挥开放平台作用,在发展外贸、外资等领域实行先行先试政策;重庆经开区、高新区归建,高新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万州经开区、长寿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0项已全面落实,其余9项也正在加速推进中。
“五个重庆”构建投资环境新优势
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上首次提出“五个重庆”,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王毅认为,重庆要领跑西部,改善民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五个重庆”不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价值上万亿的商机。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五个重庆”的建设是一次很成功的城市营销,是一个富有远见和科学理念的国际未来城的发展方向,将加速重庆投资环境的改善,极大增强重庆的投资吸引力,使其在西部地区脱颖而出。
王毅介绍,“渝新欧”国际铁路列车开始运行,果园港、东港等开工建设,重庆机场实现双航站楼双跑道同时运行,建立集散与分拨中心等一系列开放举措都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着“五个重庆”的内涵和外延,现在,很多来渝考察投资环境的跨国公司最关注的就是“五个重庆”建设,并对“五个重庆”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无论是把家安在重庆,还是把资本放在重庆,都会很放心、很满意。
城市品牌推介增加外资吸引力
开放加速了重庆国际化步伐,重庆国际会展的影响力伴随着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上档升级。
王毅称,第十四届“渝洽会”跨国公司参会1072家,增长102%;其中,参会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06家,增长68%;项目签约金额达5881亿元,增幅高达122%,500强参会及项目签约金额增幅均位居西部展会第一。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第六届年会,37家世界500强领袖云集山城,参会顾问增幅超前5年总和。国内外媒体评论重庆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西部首选地。
开放对民生的贡献度显著增强
当初,市委三届三次全会制定“到2012年,累计利用外资180亿美元”的目标时,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重庆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刚刚启动,这个目标有些偏高。但事实是,重庆通过迅速搭建完善了一系列开放平台,让目标提前完成。
王毅表示,目前进出口由“三驾马车”的短板,转变成为拉动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外经贸逆势而上,成功实现保市场、保稳定、保民生“最后下水、最先上岸”。开放型经济直接提供100万余个就业岗位,出口70万个,外企20万个,服务外包10万个,境外劳务2万余个。2010年工业总产值中涉外经济1400亿元,占全市23%;涉外税收占全市20%;外贸依存度13.4%,外资占固投比达6.7%。可以说扩大开放,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共同快速发展。
1336战略将内陆开放推向新阶段
进入改革开放新30年,重庆以什么作为推动新一轮加速发展的动力?
王毅说,我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1336对外开放战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重庆建设开放高地,打造国际大都市“1”个重要定位,这与新加坡2030年发展战略不谋而合,目前我国内陆只有北京和上海获此定位。第一个“3”是指渝新欧、长江和南向三条国际物流贸易通道。第二个“3”是指两江新区、保税港区、国家级开发区三大开放平台。“6”是指中国西部加工制造中心、西部交通物流中心、西部科技教育中心、西部金融创新中心、西部国际贸易中心、西部国际会展中心,这是内陆开放高地六大中心要素支撑,重庆引领西部开放开发的比较优势也正凸现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