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基督城旅游观光巴士 Photo / Amanda Cropp
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许多国家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都对灾区进行开发来吸引游客前往,而基督城的旅游公司对灾区游的推广持谨慎态度,正试图寻求更为雅致的方式来满足国际游客对灾区的好奇心。
灾区游并不新鲜。中国四川2008年发生破坏性大地震造成9万人丧生后,中国政府便鼓励将推广当地旅游业作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复苏的一种方式,那里的每天访问人数达上百万。
同样,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肆虐的新奥尔良市部分地区也对外供人们参观,而在2010年冰岛的艾雅法拉火山喷发后,几个旅行团就向人们提供相应旅游路线,使人们能够一览当地火山喷发后的美景。
几个基督城旅游公司正通过提供人们乘坐巴士、电力驱动车赛格威(Segway)或带领游客步行着对CBD封锁区域的周边进行游览;而人们通过搭乘直升机以及轻型飞机能够鸟瞰整个受地震摧毁的城市中心——滚落一地的碎石,Sumner和Redcliffs海滨郊区破损的房屋,等等。
迄今为止,许多游人都是当地居民,不过这可能会随着夏天旅游季的到来而有所变化。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将近80个承载量约65,000至70,000名乘客的游艇将在Akaroa港口停靠(因为利特尔顿港的码头受地震摧毁,取消了游艇的停靠),其中1/3的乘客有望游览基督城。
基督城和坎特伯雷旅游局(Christchurch and Canterbury Tourism)首席执行官蒂姆·亨特(Tim Hunter)表示,游客希望亲临地震灾区现场查看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他更希望旅游公司注重城市重建的游览,而非只关注那些被摧毁的建筑物。
“基督城地震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这是自这座城市建设以来所面临的最大的一次转变,因此我们无法否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