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地震中幸免于难的国王教育学院中国留学生白毅苗(左)和朱瑜。
哀悼日当天,地震中的幸存者王佳宁(前右)参加哀悼。
新西兰政府3日宣布,被埋人员生还希望极渺茫,搜救人员不再执行搜救,转而开始挖掘遇难者遗体。
在程序、技术、用具等环节,搜救与挖掘有区别。同一天,总理约翰·基承诺向近百名外国遇难者的家属赴新提供资助。
震后26小时后再未发现幸存者
新西兰2月22日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后26小时内,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总计救出70人,自此再未发现幸存者。
新西兰政府3月3日宣布,不再对救出幸存者抱希望,结束搜救行动。
“随时间推移,找到幸存者的可能越来越小,”新西兰民防机构负责人约翰·汉密尔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所以,遗憾的是,救援重心从搜寻幸存者转为挖掘遇难者遗体。”
按他的说法,政府会将这一决定亲自通知失踪人员家属。
进入“挖掘遗体阶段”意味着:可动用重型机械挖掘废墟,而不是像先前那样“小心探寻”生命迹象。
新西兰官方3日更新遇难者人数:确认161人死亡,仍有人员失踪,遇难者总数预计可达240人。
废墟下仍埋有大约20名中国公民
外交部长默里·麦卡利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来自大约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名外国人遇难。
总理约翰·基当天说,新西兰政府会出资帮助外籍遇难者的家属赴新处理后期事宜。
按警方说法,确认的161名遇难者中,有90人在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废墟下被发现。废墟下可能还有遇难者。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内设有一家英语培训学校,有不少外国留学生。
德新社报道,现阶段,废墟下仍埋有大约27名日本公民、20名中国公民、9名菲律宾公民以及来自韩国、泰国等地的留学生。
新西兰官方3日说,两名外籍遇难者身份已获确认,他们是以色列游客奥弗·列维和加比·英格尔。
克赖斯特彻奇市部分民众逐渐回归正常生活。不过,新西兰代理经济发展部长戴维·卡特说,重建克赖斯特彻奇市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按他的说法,政府会尽快重建,但“这是个大工程”。
克赖斯特彻奇市市长鲍勃·帕克说,城市供电尚未完全恢复,中心商务区可能数月后才可重新开放。
“依据中心商务区损毁情况,重新开放可能得等几个月,”帕克告诉媒体记者,“不过,我们现在没法给出具体时间表。”
同样进展缓慢的是遇难者身份确认工作。萨姆·霍伊尔警长说,一些遗体难以辨认,身份确认需要时间。
中国留学生异国护士梦 异国护士梦酸苦谁人知
28岁的赖嫦、31岁的钟艳桃、31岁的蔡昱……在垮塌的ctv大楼里,18个中国籍留学生极有可能永远地告别自己的亲人。她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曾经在国内医院做过多年的护士,为何年纪已经不小的她们还会选择海外留学?她们当初是如何作出留学新西兰的决定?是什么让她们离开新婚的丈夫、懵懂的孩子和年迈的双亲?本报记者连日来在克赖斯特彻奇走访了多位知情人士,试图还原这些护士们在新西兰生活的点点滴滴。
新西兰护士严重短缺薪水高
护士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比较短缺,新西兰尤其缺。由于新西兰护士的口碑好,大部分本地的护士都因为高薪选择去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工作,造成了本国护士的严重短缺。
根据新西兰国王教育学院官方网站的说法,全新西兰的注册护士仅仅有32000人。因此,从广大发展中国家引进护士成为新西兰各大医疗机构的共同选择。能吃苦肯干活的中国护士们,也成为新西兰方面引进的重点。
鉴于中国的护士证并不被新西兰卫生部认可,因此她们需要在新西兰参加当地的护士资格考试。由于中国护士们普遍过不了语言关,于是类似国王教育学院这样的护士培训机构就应运而生,学生们可以一边在学校里学护士课程,一边在学校里学英文。
记者调查发现,国王教育学院的招生重点正是中国,国内有不少留学中介介绍中国护士们去这所学校留学。去年夏天,国王教育学院的院长泰勒甚至还来到中国,在多个城市宣传学校的招生项目。
现在克赖斯特彻奇工作的北京女孩段丹迪,在这里留学期间曾经靠在当地大小医院和诊所做护工赚取生活费,因此她对新西兰的护士制度非常清楚。
段丹迪介绍说,护士在新西兰是一个收入非常高的职业,“新西兰的最低时薪是12.5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约合5元人民币),初级护士的起薪就有30新西兰元每小时,经验稍丰富点的护士甚至可以拿到60~70新西兰元每小时。
在中国国内,护士们的薪水并不高。以广州为例,一个初级护士的薪水在月薪3000元左右,经验丰富的护士可能在6000~8000元左右,而且国内护士的工作时间更长。这样的收入对比,很容易让不少满怀梦想的人产生出国当护士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