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几年前在事情了,一次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人指着眼前在的醋瓶笑喜喜地对我说:
“老张,你若把这个‘酸’字诠释出来,中国文化也就讲清楚大半了。
“好,我一定解读这个‘酸’字。”我立马回答。
话是这么说,过后,我们谁也没当一回事儿,致使这个“酸”字一晾就是多少年。近日
想起,觉得这并非全是调侃,有关“酸”字的文章还是值得作下去的。
不需翻什么《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工具书,”酸”的本义谁都知道,是指醋的味道。醋,单独吃,很难入口——当然对醋有特别嗜好和特殊感情的人(如山西人)除外。还有,在特定情况下,如鱼刺扎着嗓子,喝醋可以软化鱼刺,这也另当别论——但作为调味品,作为佐料,在烹饪中是断不可少的。南方人烧糖醋鱼、糖醋排骨,北方人吃饺子、面条,都离不开醋。醋的好处很多,可以除腥,使肉质鲜嫩,可以开胃,助消化,增强食欲,可以杀菌,养生,美容,等等。你现在注意各种小报的健身栏目,就能发现醋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大了。这自然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醋确实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
素,酸也是中国人的普遍口味。
然而,醋又是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同酒一样是一种强刺激性的变味物质,单独吃很不受用,所以,醋以至于酸就有许多比喻意义和引申意义。例如,不看对象,不看场合,之乎者也,咬文嚼字,这类现象不论是故作高深,还是已成痼习,人们都谓之“酸”。最典型的莫过于鲁迅笔下潦倒文人孔乙己对一群伸手要豆子吃的儿童说“多乎哉?不多也。”在人际
交往中,为了讨好对方,言不由衷,肉麻吹捧,也谓之酸。男女青年交往中,有的姑娘收到的恋爱信就属于此类。
酸还有“穷酸”之意。“穷酸”也有三种,一种是富装穷,一种是穷装富,还有一种是清高。穷装富的典型莫过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作家莫里哀的《吝啬人》中的达尔丢夫,他在问候别人的时候,从不说“早安”“晚安”,而是说“借给你一个‘早安’”,“借给你一个‘晚安’。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死魂灵》中的地主泼留希金与之相似。装富,即打肿脸充胖子,这类例子也很多,刚刚过去的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上,老毕、赵本山、小沈阳和鸭蛋儿合演的小品《不差钱》就把一位老大爷憨厚朴实却又有点狡黠虚荣的心理活脱脱地表现出来,其装富,夸张得令人捧腹。清高,谓之酸,也是由迹可寻的。《世说新语•规箴》就讲一个“厌恶钱”的故事:
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说的是六朝的时候,有个叫王夷服的名士,崇尚玄远之学,谈吐高雅,举止不凡,他最讨厌太太贪图蝇头小利,而他自己则从不提有关钱的事儿。他的太太决心考察他(是否真的厌恶钱),就布置家里的丫环在先生晚上入睡后,用钱把卧室铺满,致使无法行路。王夷甫第二天早晨起床,看见满地都是钱,简直迈不开腿,大为恼火高声呼唤丫环:“把这些赃东西给我搬走!”
“阿堵”,是代词,这,这些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地下的钱。王太太的测试失败了,王先生真的不爱钱,清高的令人难以置信。不过我还是心存疑窦:王先生吆喝“把这些脏东西给我搬走!”。口气咋那么大?底气咋那么足?细细一想,那是由原因的,原因就在于它“不差钱”,如果他没有钱,或者钱少,收不付出,那一定同俗人一样掰着指头过日子,精打细算,时时盼望发工资,断不会“口未尝言钱字”,更不会“雅尚玄远”。所以我还是怀疑王先生的清高是装出来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摆谱”,就是“作秀”,就是有意做给别人看。如此说来,王先生看似“酷”极,实则酸至。透过清高的外表,可以看出他君临天下,不可一世,装腔作势的可憎面目。古今中外有些大腕就是如此
酸,还有争风吃醋之意,这在情场、商场、官场、邻里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等等,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存在着人际关系,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利害冲突。吃醋并不少见。人,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内心酸楚也是常有的事。只说官场。中国是“官本位”国家,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历代知识分子的美梦。然而能够顺着竹竿爬上去的毕竟不多,多数人是郁郁不得志,说得好听一点儿就是“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唐诗中所谓“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所谓“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等等,都是官场不平的怨愤和牢骚,也可以说是官场的争风吃醋。”
“酸 ”.”穷酸“”“醋”、“醋意”、“争风吃醋”等等,都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虽然事出有因,但多数同个人的境界气质修养有关。一般来说,私心重,心胸窄,价值观念偏执的人容易心理失衡,争强好胜,争风吃醋,就是其外在表现。争风吃醋,争强好胜,害人害己,小而言之容易得抑郁症,伤肝火,亏气血,病魔缠身,苦不堪言;大而言之感情用事,走极端,“豁出去”,拼一个鱼死网破,则可能造成追悔莫及的社会悲剧。倘若有人借助自己的权势兴师问罪,讨伐异己,其造成的危害就更不难想象,“一将功成万骨枯躁”,就是由个人恩怨扩展为历史的社会的惨剧的写照。
前面说了,酸,作为以种内心感受和体验,本质上是心理失衡所致,这是人性的弱点。医治的办法,唯有中国文化,唯有中医哲学。老子《道德经》中就有许多这方面的教诲,所谓“不争”、“守雌”、“不为天下先”,其意就是告诫我们在为人处事、治国平天下中,在不损害国格人格和道德底线的条件下,要宽容大度,谦虚和逊。这样做易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以诚感人,使对方心愉悦诚服。
有这么一个故事:清朝,有一个大学士叫张英,安徽桐城县人。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信,说家里盖房子,邻居也要盖房子,邻居已经把墙砌得挨着自家的房子了。家人希望张英利用自己的权势,责令这户人家后撤。张英对此不以为然,写了信,还写了一首短诗: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家人读后很惭愧,主动向后让了三尺。邻居也深受感动,退后三尺。这就在两家之间出现一条六尺宽的小巷,后人称之为“六尺巷”。“六尺巷”至今还是安徽桐城县的一个启迪人生的人文景观。
与之相似的是安徽黄山市,一所有民宅,为了让路,宅主把墙角主动切了一块,并在上面刻上五个大字“作退一步想”。游客路过此地无不为之动容。
这一切都启示人们“退一步天高地宽”。建设和谐社会,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化解各种矛盾,但作为个人则要加强修养,淡泊名利,气度恢宏,有童心,真心,爱心,包容之心。这样做无损自己的威信,也吃不了大亏,相反,积以时日,必定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要完全做到这一步是很难的。但这是一个目标,是一种境界,我们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对此,应当是没有疑义的。
“酸”字讲完了,回到文章开头“若把这个‘酸’字诠释出来,中国文化也就讲清楚大半了”。可能是我没有讲好,但无论怎么讲,都无法从一个“酸”字讲清楚中国文化的大半,我们只能管窥见豹,见到中国文化的一角,进而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宏大深邃,玄妙高远,同时又经世致用,和光同尘。再进一步掂量自己,就知道自己所了解的中国文化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许多常见的汉字都是这样,你要认真钻研下去都可以触及到中国文化的神经和本质,如“天”,本义是“天空”(sky),还可以作“自然(nature)”讲,作“规律”(law)讲,做“上帝”(god)讲,更可以以“天”为词根组成上百个合成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千差万别。类似的字还有“神”、“灵”、“心”、“道”、“气”、“常”、“和”、“虚”、“无”、“一”、“易”、“有”、“为”、“玄”、“事”,等等,不可穷尽。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每一个汉字都暗藏玄机,每一个汉字都是中国人的哲学。更别说汉字书写若进入艺术境界,或从容优雅,或急如星火,或伟岸挺拔,或婆娑多姿,或风平浪静,或激流飞湍,无不生命高蹈,灵魂低吟。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汉字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浩瀚无边的中国文化呢?故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热爱汉字,都要较娴熟地使用汉语,都要在享用中国文化的同时,在汉语规范的条件下,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不过这是另一个问题了,超出了“酸”字的范围,可撰文专门论述。说“酸”,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