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在《反打孩子法》公投即将来临之际,《英文先驱报》日前发起了为期一周的对此问题的讨论。昨天,奥克兰的一位女家庭医生向该报透露了她在行医过程中所见到的有关新西兰家长管教孩子的真正现实和她对此问题的观点。
该名医生名叫柔彬.史可逊(Robyn Theakston),是一名在奥克兰Three Kings地区行医的医生。她告诉《英文先驱报》,在她18年的行医生涯中,她发现新西兰家长所面临的管教孩子的问题不是“打孩子”,而是对孩子们管教太松了。史可逊医生表示,很多新西兰家长都不知道对孩子说“No”,而只是一味的迁就和溺爱孩子,而这才是家长们所面临的真正问题。史可逊医生估计,全国至少四分之一的家长存在这种问题。与打孩子相比,迁就和溺爱孩子对孩子自身的危害或许更大。
史可逊医生举了一些她所亲眼见到的例子。比如,当一个小男孩发烧时,她曾开了一些扑热息痛给这个孩子吃,但这个孩子却死活不愿意吃。他的家长就在一旁,居然为此束手无策,孩子不吃药他们连一点办法都没有;在另一起病例中,一个19个月大的小女孩没晚都要看很长时间的电视,当她的父亲欲关上电视让她上床睡觉时,这个孩子立刻会又哭又闹,父亲竟然为此手足无措,只能再次打开电视让女儿看个够……
史可逊医生表示,类似这样的例子简直是太多了,如果《反打孩子法》被通过,新西兰家长将彻底丧失管教自己孩子的能力和手段。她坦率的表示,当自己的孩子还小时,她曾为了管教孩子而打过他们,这绝对是必要的,因为在史可逊医生看来打孩子是“长痛不如短痛”(short-term pain for long-term gain)的事情,如果不这么做,对孩子一生所带来的伤害会更大。
亲爱的中国城网站网友们,已经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您对此怎么看?随着《反打孩子法》公投的来临,您不妨用手中的选票来表达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