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今(21)日,“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重庆站)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果园港等地,实地感受重庆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力推进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上午,采访团前往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参观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展厅、口岸贸易服务大厦等,还前往果园港,拍摄果园港集装箱堆场和码头作业等场景。采访团实地了解重庆在大力推进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一体建设、融合发展,向西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向东对接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推动铁空水公无缝对接,强化“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西部地区有机联结的相关经验做法。
今年以来,重庆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一是加大西部省区共建陆海新通道合作力度,在2017年渝桂黔陇四地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基础上,现已有9个省(区)签署合作共建协议。7月10日,重庆市政府与四川省政府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框架协议》,自此,四川省加入陆海新通道“朋友圈”。二是推进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统一品牌、统筹运营,先后在新加坡、越南、中国香港等地设立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并与贵州、甘肃合资建立了合作平台,西部陆海新通道陇渝、陇桂、黔桂、青渝桂新等铁海联运班列线路逐步增加。
目前,重庆陆海新通道已形成国际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和国际铁路联运等三类运行通道,并不断向东盟国家延伸,通达至新加坡等78个国家、180个港口;逐步向西部省区拓展,陇渝、陇桂、黔桂、青渝桂等班列相继开行,并与中欧班列(重庆)实现有机联接,形成“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截至今年6月底,铁海联运班列(重庆—钦州)、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重庆—河内)、跨境公路班车(重庆—东盟)分别开行441班、23班、416班,上半年开行班列数同比增长140%、109%、190%。
重庆地处内陆腹地,不沿边、不靠海,距离出海口2000多公里。过去重庆产品出口,除空运外,主要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随着重庆开放型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惠普、广达等一大批IT企业巨头纷至沓来,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年产各类智能终端产品上亿台,其中九成远销海外。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弥补物流短板、发挥产业优势,找到一条畅通省时且成本低廉的物流通道,成为重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关键一环。
其实,南线亚欧大陆桥早已修通,也曾有企业或地区试图通过这条大陆桥将货物运输到欧洲去,并实现常态化运营,但几乎没有成功者。主要原因是:途经数个国家,每个国家语言文字不同、托运方法和程序不同、收费标准不同、海关检查要求也不同,这些给跨境运输带来了诸多障碍。而且,一路上温差极端时可达70℃,铁路轨距也不一,需要进行两次吊装换轨。在找准了问题之后,重庆市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始着力以创新思维畅通中欧班列(重庆)大通道,正是在这种背景和需求下中欧班列(重庆)大通道应运而生。
2011年1月28日,首班中欧班列(重庆)开行,开创了我国中欧班列的先河,成为开行时间最早、数量最多、运输货值最大、辐射范围最广、带动产业最强的中欧班列。2011年至2018年底,累计开行超3000列,班列数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数的1/4,累计实现进出口额约占全国中欧班列西线的30%。
近年来,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推进,中欧班列(重庆)大通道已成为重庆市贯彻落实“两点”“两地”的重要举措,以中欧班列(重庆)为代表的中欧班列已成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及深化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重庆果园港位于我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是我国内河最大的多式联运枢纽港,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重庆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加快重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果园港占地面积4.33平方公里,拥有岸线2.8公里,5000吨级泊位16个,设计年吞吐能力3000万吨。港口集疏运体系完善,货物向东可沿长江黄金水道,经洋山港出海;向西可通过中欧班列(重庆)国际铁路大通道连接大西北、中亚及欧洲地区;向南可通过“陆海新通道”直达北部湾港口,有效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有力推动了物流贸易发展。
目前,果园港正深度推进绿色、环保、智能化建设,积极构建内陆开放型口岸、国际物流枢纽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三合一”的现代化枢纽港。
如今的重庆,通江达海、连通世界的梦想早已实现。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联结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经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向西,经团结村站直通中欧班列(重庆),面向我国西北及中亚、欧洲地区;向南,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联通我国西部与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向北,“渝满俄”国际铁路经满洲里出境至俄罗斯;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铁、空、水、公”四位一体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