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乡类乌齐出发,坐大巴车到昌都,再从昌都坐飞机到重庆……2019年3月,卓玛(化名)和其他老师同事一起来到重庆西藏中学,她们要在这里进行交流访问。这是重庆开展“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后,与昌都教育系统建立的交流新机制之一。
2016年以来,重庆一改往年教育援藏短期帮扶安排,派出50名优秀教师,3年为一周期,集中力量援助建设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帮助受援学校实现整体水平提升,补齐昌都市教育短板。三年来,无数优秀藏族学子从这里走出。
查漏补缺 让更多孩子走进校园
据重庆市“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领队黄垚介绍,50名教师90%以上来自重庆市市级重点中学,均系教学和管理一线骨干,平均教龄18.5年。
为尽快提升教学质量,50名教师分别被安排在三个年级担任科任教师,其中2人担任校级领导、4人任中层干部、8人任教研组长、6人任备课组长。
到昌都的第一个月,老师们就遇到了难题。
由于基础教学缺乏,不少藏族孩子在进入高中后会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的情况,在理科和英语学科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如何让藏族孩子尽快适应内地教学方式,让他们过得舒服,学得快乐?
教育援藏副领队、昌都一高副校长周亚军发现,只有为孩子们开展足够的衔接教学,尽可能地复习初中知识,对基础漏洞进行弥补,才能磨刀不误砍柴功,最终把进度赶上来。
周亚军还发现,昌都地区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基本都住校。除了学习的不适应,生活上也需要照顾。特别是刚进校门的农牧区孩子,在市区上学,离家很远,生活上还有很多不适应,也需要老师一遍一遍地耐心纠正。
同时,援藏教师们注重依托家访,改变家长和学生不正确的教育观,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子女走进校园。
来自江津的援藏教师李仕荣,本身是一名物理老师,在昌都一高首先开设了通用技术课。“这门课比一般的基础课程多,以技术教学为主,考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李仕荣说,“以前这门课都没开展,因为没有人教,学生对这门课程难以理解,上课也提不起精神。”
为便于学习,李仕荣尽量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实例,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加强认识。同时,他还主动承担了学校部分后勤服务、维修工作,用一己之长,方便大家。
交流互访 提升当地教师教学水平
入藏以来,周亚军和部分队员走遍了昌都11各区县中的10个区县,行程2万公里,深入到乡村完小调研教学工作。
“2016年开始,首先到类乌齐,主要走小学、幼儿园和初中,一般3月、6月、9月、12月下乡。特别是冬天,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路上不好走,有时一整天都在赶路,到得晚了,就围着藏家火炉睡一觉。”周亚军说。
经过调研,他们发现,基层学校师资缺口较大,有的学校7个年级只有三四个老师,教学落实情况差强人意。
在调研的基础上,援藏工作队制定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三年规划,以“看-讲-做-思”为主线,和昌都本地教师共同实践,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初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教师教学水平、学校管理制度”三提升。
“对基层学校、村完小、教学点进行师资倾斜,将市级骨干教师以送课的形式走到基层去;让当地老师到市内来进修,并开展合格结业考试;同时,在昌都开展区域教学说课比赛,在竞争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周亚军说。
周亚军积极协调,促成昌都市一高和重庆七中、西藏中学、青木关中学建立起了姊妹学校关系,于2016年10月、2017年5月和2018年3月,分三批组织一高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赴重庆开展交流访问和跟岗学习活动,形成办学交流长效机制。
三年来,昌都开展优质高效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1000余次,负责大型考试试题命制工作150余次,听课评课达4000余节;指导“一优一师课、一课一名师”140节,其中荣获国家级优秀2节、省级优秀22节、市级优秀69节。
在2018年高考中,昌都一高689名学生参加考试,取得“重本上线人数历年最多,本科上线比例历年最高,升学比例历年最高”的优异成绩。全校重本上线人数为149人,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长了40余人,创造历史新高。“预计今年高考将取得更好成绩。”周亚军说。
不仅仅是昌都一高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昌都市委副书记黎勇介绍,三年来,工作队为昌都建设教育项目11个,为各对口援藏各县新增4所幼儿园,改善了3所小学办学条件,组织师资培训128场次,培训教师2200人次。对62名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帮助8名学生圆了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