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天气刚一转暖,黔江区马喇镇的何承利就忙着喊上工人去青花椒基地打土、清草。最多的一天,他请了10多名工人,用了2台翻土机。
何承利原先在酉阳的一个花椒基地当了6年技术员,年薪达到了10万余元。离家虽近,何承利还是想回家乡马喇镇发展,以便照顾日渐年迈的父母。2015年,何承利受政府的引导,拿着积蓄回到家乡,接手了杉树村已放弃管理的110亩青花椒。为了让基地旧貌换新颜,他把村民都请到基地除草、施肥。当年收获6000多斤青花椒,收入6万多元。为了扩大种植规模,2016年春,何承利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了青花椒苗,又把涉及到土地的83户(其中贫困户13户,残障家庭3户)请到基地务工,户均增收8000多元。
今年,何承利以土200元每亩、田4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了村民的500亩土地,要把青花椒规模进一步扩大。他采取“农户+基地+合作社”的模式抱团发展,由合作社给农户提供统一的技术、统一的种苗,并签收购协议,确定回收的保底价格,让村民没有后顾之忧。
杉树村一组的廖艾琼,家里有两个学生,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自2015年青花椒基地建立起,她一直在基地务工,在2016年成功脱贫。今年,她打算种上2亩青花椒,把这几年在基地务工学来的技术利用起来。
何承利说,青花椒2年4个月投产,亩产量800到1000斤鲜椒,市场售价每斤在10元左右,一亩青花椒产值在8000元以上。按照保底价为5.1元每斤收购,村民每亩也可以增收5000元左右。
“我掌握了技术,就想把这些技术用在家乡,让更多的村民参与产业发展。”何承利说,他计划在5年内,把杉树村、龙溪村青花椒种植规模分别扩大到1000亩,同时配套相应的设施,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与他们一起“操得麻”。
这些年,黔江区马喇镇吸引一群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回乡创业,给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调解与村民的纠纷,为他们争取资金。在政府“保姆”般的照顾下,能人们发展起青花椒、魔芋、稻鳅、中华鲟等多个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