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昨日上午,“2019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正式开幕,截至上午11点,各类柑橘签订购销协议47万吨,总金额超过30亿元。“三峡国际农产品集散基地”也于当日奠基,项目概算总投资超过25亿元。
据悉,此次交易会由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及万州区政府联合主办,旨在为种植业主和经销商搭建一个平台,把三峡柑橘卖得更远、卖得更俏。
三峡库区年产柑橘400万吨
昨日,全国各地的柑橘生意人、专家教授以及柑橘种植业主齐聚万州,为三峡柑橘的创新和发展献计献策。
记者从交易会上了解到,现在全年有8个月时间可以吃到三峡橘,交易会现场,玫瑰香橙、纽荷尔、W默科特等数十个柑橘品种集中展示,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品尝。
据统计,经销商104家179人、参展商94家165人参加了昨日的交易会,产销双方签订柑橘购销协议47万吨,总计金额超过30亿元。
依托三峡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目前三峡库区柑橘种植规模约250万亩,达产后年产量近400万吨。
三峡库区移民的“摇钱树””
三峡两岸广泛种植柑橘,能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柑橘也被称为长江生态的“守护神”。根据最新统计,因为种植柑橘,三峡一年可减少水土流失43万吨。
其中,万州古红桔是世界唯一仅存的数万亩千年古红桔种群和优异基因库,它不仅是三峡库区移民的“摇钱树”,也是中国古老柑橘的活化石。
事实上,三峡柑橘历史悠久,早在远古就有“巴人有橘革”的记载,考证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巴县志》记录了三峡地区把野生柑橘驯化成人工栽培红桔的历史。更值得一提的是,三峡橘因其品质好,西汉时期就曾是皇家贡品。
三峡库区将建农产品集散中心
当天奠基的“三峡国际农产品集散基地”,由香港日升在重庆万州成立的重庆百安港农业供应链有限公司打造。该项目总建设规模为1384亩,其中商贸园区项目占地384亩,加工园区项目占地1000亩,项目概算总投资约25.8亿元。其中,商贸园区建设面积约40万平方米,投资10.8亿元;加工园区投资15亿元。
项目建成后,三峡库区将有自己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同时开启与国内外经销商的更高层次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