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是重庆綦江区海拨最高的村,与贵州省两县相接壤,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区位优势明显。当年李白云游四方,曾在此栖居休养,该村“李公坝”由此而得名。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与重庆市蜂业学会共同实施“村会合作”项目以来,对村民养蜂进行科学规划和指导,小蜜蜂做成了大产业。
市蜂业学会与万隆村牵手 加强蜂旅融合示范
万隆村位于綦江区石壕镇最南部,与贵州省习水县和桐梓县相邻,幅员面积15.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0.2%,平均海拔1400米,是綦江区最偏远、海拔最高的村庄,有607户,1733人。
这个村植被好、旅游资源丰富,有万亩草甸花坝,人称“世外桃园”的李公坝也坐落于此,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云游四海来到这片土地,沉迷于这里自然风景和地貌气候,择一处山外灵境栖居休养,李公坝因此而得名。
站在该村太白文化广场上,远眺陡峭的石刻崖壁,水影婆娑、杨柳依依、碧波荡漾、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但曾经,万隆村也是一个市级贫困村。近年来,万隆村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产业扶贫,确定了以乡村旅游、中蜂、糯玉米、方竹笋、脆红李等为重点的产业振兴计划。
2018年4月,经重庆市科协批准,重庆市蜂业学会与万隆村牵手,共同实施“村会合作”项目。
市蜂业学会组成专家调研组,先后深入到万隆村的花坝、李公坝等地,详细了解当地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产业现状和未来规划,并与当地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入开展村会合作,加强蜂旅融合示范,促进当地乡村振兴交换了意见。
找出村民养蜂各种顽疾 专家一一指导破解之道
根据万隆村特色,市蜂业学会决定重点对该村的蜜蜂产业开展帮扶合作。据学会专家介绍,蜜蜂产业是重庆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链环。发展蜜蜂产业,不仅能够提供大量营养丰富、滋补保健的蜂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蜜蜂授粉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专家调研后认为,万隆村地形以山地为主,蜜源植物丰富,适宜中蜂养殖。中蜂是我国特有的蜜蜂遗传资源,已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蜂养殖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的特点,是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适宜产业。
据统计,万隆村拥有中蜂养殖户45户,养殖中蜂1000余群,其中建卡贫困户15户,养殖中蜂200群。
市蜂业学会实地考察后发现,当地农民饲养中蜂10群以下的蜂农占大多数,蜂场选址不规范、规模小,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小规模生产制约了标准化、设施化、信息化和产业化水平。
学会专家通过前期调研还发现,万隆村目前中蜂饲养方式落后,大多数仍沿用木桶的原始饲养方式,还处于毁巢取蜜的生产阶段,无法保证蜂蜜的质量和产量。由于大多数中蜂饲养户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很多蜂农对科学用药完全还是一个零概念,导致蜂蜜品质差。
为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蜂示范,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的总体要求,市蜂业学会指导重庆市綦江区万隆花坝蜜蜂专业合作社建立中蜂标准化示范蜂场1个,保有蜂群100余群,为当地养蜂户树立了样板。
举办“蜂收节”现场评比谁的蜂蜜好 增强农户养蜂信心
为提高养蜂户科学养蜂水平,2018年,市蜂业学会在万隆村开展了两次养蜂技术培训,累计培训60余人次,重点讲授了中蜂科学管理技术、优质蜂蜜生产技术、中蜂标准示范场创建要求等内容。通过培训,培养了一些具有较强创业能力的养蜂户。
2018年10月18日,市蜂业学会与万隆村联合举办了万隆首届“蜂收节”暨村会合作项目推进会。会上,从蜂蜜的风味、杂质及折光率等方面对万隆村9户养蜂人家提供的蜂蜜样品进行了评比,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奖励。本次活动营造了中蜂养殖比学赶超的氛围,增强了贫困农户通过中蜂养殖脱贫致富的信心。
以前,万隆村中蜂养殖比较分散,蜂农各自为阵,蜂蜜产品包装各式各样,没有统一品牌对外销售。为提升当地蜂蜜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学会领导与当地相关负责人多次座谈交流,指导当地合作社注册蜂蜜商标,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当地蜂蜜进行包装销售。同时,学会还积极联系我市的主要农产品电商平台,为当地农户的蜂蜜销售拓宽了渠道。
谈到2019年项目工作计划,市蜂业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开展技术培训1-2期,扶持发展养蜂示范户10户以上,建标准化示范蜂场1-2个。与此同时,依托市科协支持建设的乡村科普馆,开设蜜蜂文化科普宣传栏;依托当地旅游资源,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当地“露营节”,策划举办万隆村首届“采蜜节”,努力把万隆村打造成为我市蜂旅融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