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刚放寒假,不少巴蜀中学高三学子还待在教室里上自习。昨日上午,一群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等30余所重点大学大一、大二的同学来到巴蜀校园,跟高三学子和家长们面对面聊起高考那些事。
2018年重庆高考理科第一名谢恩泽走上了教室讲台,跟大家分享了他的高考经验,针对学弟学妹们最关心的问题,谢恩泽毫无保留地给他们传授方法。
学长:“陪跑计划”助力高考
一诊考试刚刚结束,检验出前一阶段的复习成果。高三学子最关心的是,放寒假了,怎么利用假期来突破自己的弱科。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大一学生谢恩泽,去年高考获得了理科最高分706分(总分750分)的好成绩,他的数学成绩更是拿到了满分。
谢恩泽说,备战高考最关键是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针对不同学科,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比如语文,在复习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随时对文学常识、好词好句进行记录积累,积累到一定的量才能量变到质变,你还需要安排时间定时消化这些知识,养成自我总结的习惯。老师和辅导书上的答题模式并非是不可破的“金科玉律”,有时也是片面的,所以你需要自己不断完善。另外,作文复习需要养成借鉴的习惯,多向身边的作文高手学,多留意好文章的立意、结构、起承转合的安排。
对于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备考,谢恩泽说最重要的是要利用好学习资料,注重刷题质量,反思错题方法。要特别重视打牢基础知识,反复练习熟能生巧,提高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2018届巴蜀中学8位毕业生还新作了“陪考计划”公众号,现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核心成员之一张叶心同学介绍,目前“陪跑计划”有40余位从巴蜀中学毕业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10多所高校的同学,在上面发表自己的高三学习体会、学科经验、心态调整,以及自主招生、初尝大学滋味。
除了分享,“陪跑计划”还设置了“咨询答疑”栏目,通过微信咨询群可一对一地进行答疑解惑,比如寒假到了,有同学问数学推荐刷什么题好?学长们会针对性地给你推荐。
老师:让高三学子走出志愿迷茫
教务处主任、分管高2019届的韩武红老师听了宣讲会感触颇多:“一年前,这些孩子从巴蜀中学走出去,学长情不断,他们心系母校,关心学弟学妹,利用寒假时间回到学校来做宣讲,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学校也很支持。”
韩武红说,随着一诊考试的落幕,高考一轮复习结束。同学们应该放松一下,总结一下,对自己的高考目标再明确一下。学长们的宣讲会,让高三同学坚定了目标,助力他们走出复习的误区和志愿的迷茫。同时也帮助老师们减负,毕竟老师的经验也比不上他们第一手鲜活的资料。
负责此次宣讲会的重庆大学大一同学丁茂译说,寒假期间,学长“高校宣讲会”还将走进巴蜀中学金科校区,服务更多的巴蜀高三学生和家长,“这个活动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