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几天前,九龙坡区西彭镇真武宫村的“橙里橙外”果园里暖意浓浓,来自城区的数十名游客在果树环绕的“碧野学堂”里,开展了一场轻松愉快的公司聚会活动。
“这是我们果园开设这个学堂后,接待的第300批城里客人。”该果园老板桂何瑜说,“今年,我的百亩果园除了卖出165万元的橙子和葡萄外,果园风光还带来了90余万元的旅游收入。”
在真武宫村,越来越多像桂何瑜这样的新农人,用实践写下了“美丽经济”账本:先把种植产业打造成风景,再把风景变成旅游产业。
如今,瓜果种植、体验采摘、观光旅游……真武宫村的休闲农业正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4000亩土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植
真武宫村交通便利,白彭公路穿境而过,离重庆主城35公里,离江津城区仅15公里。以往,村里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等,唯一的特色经济作物就是生姜。后来,受种植技术和市场行情影响,生姜产业也渐渐萎缩,闲置土地越来越多,村民纷纷外出务工。
2012年,万州人向权来村里租下230亩土地种葡萄,并将“向葡萄”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品牌,真武宫村聚集了前所未有的人气。
“‘向葡萄’出名了,就像给我村打了广告一样,吸引一个又个业主前来考察兴业。”真武宫村村支书孟长春介绍,村里立即召开村民大会,成立了土地流转站,将村民土地统一流转出来,实施了土地挂钩整治后,再按地块整体租给业主。
1800亩葡萄基地发展起来了,20亩枇杷园建好了,200亩柑橘树种下了……短短五年间,真武宫村的4000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吸引了26位业主投资7000万元发展起的特色效益农业,并形成了“向葡萄”“桃林社”“盆艺苑”“卓润”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把种植产业打造成风景
桂何瑜是真武宫村人,2010年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后,在主城从事市政园林建设工作。
2013年春,桂何瑜返乡探亲时发现,前来村里投资兴业的外地人将不少荒芜土地开垦出来,种起了一片片柑橘、葡萄、草莓……多年与园林设计打交道的桂何瑜突发奇想:“远离水泥森林,走进山水田园,是不少数都市人的心愿。何不把这些农产业植物打造成观赏性植物,将来‘当风景卖’?”
桂何瑜当即说服家人投资900万元,向村里流转了100亩土地,陆续种下了红心蜜柚、杂柑、葡萄等果树。与此同时,她在果园里建起了别具乡土韵味的农家乐,并开辟出一个“碧野学堂”,供游人开会、娱乐。
桂何瑜种植果树与他人不同,尤其注重果树景观搭配。以柑橘树为例:她要求每一棵间距要在2.8米左右,树形需要长期保持自然开心形;每两棵树旁要配备采摘便道,不允许杂草肆意丛生;每条采摘道边要撒种花卉,路口要配置盆景装扮环境……
两年不到,桂何瑜的果园就聚集了不少人气,就连没有水果采摘的季节,仍有不少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像桂何瑜这样,我们村越来越多的种植业主,依托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开始算起了‘美丽经济账’。”孟长春颇为自豪地说,目前,真武宫村设置了6条乡村旅游线路,发展起了20家大大小小的农家乐,民宿接待能力可达1000人。去年,该村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5000万元。
用风景反哺产业
三产旅游业的兴盛,还反过来拉动一产种植业的发展。
在真武宫村的一个葡萄种植园内,村民方联红说:“我只是小规模栽种葡萄的散户,过去,我的葡萄拉到城里都卖不脱,如今基本就在家门口卖光了!”
“游客一来村,多少要消费。”草莓种植业主汤玉明也感同身受,“我的草莓多以体验采摘为主,每斤价格也比以往高出了好几元!”
这些产业在给业主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直接促进了真武宫村的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去年,真武宫村年产值达3000万元,村集体收入跃增至11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
令人欣喜的是,真武宫村的“美丽乡村”已入选重庆市精品旅游路线,借助以真武宫村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平台打造,整个西彭镇的传统农业也在向休闲旅游农业加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