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截至10月28日,秋冬季蓝天保卫战实施近一个月以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3天,同比增加4天;PM2.5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9月27日—10月28日所有区县全部收获优良天,实现零超标。
蓝天天数虽在增加,但由于我市地形等诸多因素影响,预计近期空气质量可能出现轻度污染。为此,我市正式启动了2018年第四次空气污染应对工作。那么,为何秋冬是空气污染的高发期?相关部门又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呢?
三因素致我市秋冬空气污染
“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是气象扩散较差、污染排放增加以及外界传输影响三大因素。”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
我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受盆地北部秦岭大巴山脉的影响,秋冬季北方冷空气难以进入我市,天气条件往往会长时间维持在静稳状态,大部时段地面风速小于1.5米/秒,降水量不到全年的20%,逆温出现频率较高,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的持续累积。再加上我市属于全国高湿区,特别是早晚空气相对湿度大、多雾,加剧了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和二次转化,在这种持续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大气环境容量急剧压缩,即使污染物排放与其他季节基本相同,也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大气污染。
而从污染物排放分析来看,经过几轮的大气污染治理,我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特别是燃煤二氧化硫和工业烟粉尘排放下降尤为明显,但受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城市建设快速化推进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体量还比较大,仍然超过了大气环境容量。此外,受大范围区域性不利气象条件和区域城市群间大气污染传输的影响,成渝地区往往会形成区域连片污染态势,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我市冬季期间的空气污染程度。
2310人次守护主城蓝天
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我市于9月25日正式启动2018年全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秋冬季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并成立了5个督查组,以主城区及渝西片区为重点督查区域,其他区县为一般督查区域,分片区开展强化督查,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进行重点督办。
据了解,自秋冬季强化督查以来,市政府蓝天行动督查组和重点区域区蓝天办共出动2310人次,检查工业企业246家(污染治理设施未正常运行21家)、监督性监测工业企业40家(废气排放超标2家)、整治散乱污企业45家、检查加油站和油库油气回收装置131家,路检机动车1975辆(未达标89辆),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63辆(违反禁用区规定2辆),检查渣土运输车367辆(未落实控尘措施69辆),检查施工工地183个(未落实控尘措施38个)等。
10月有12个污染源被通报
市政府蓝天行动督查组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我市主城部分区域路段拥堵,导致部分区域氮氧化物浓度同比上升。这些区域包括:大渡口区新山村西城大道(新华立交至重钢总医院)、九龙坡区火炬大道(巴国城至格力电器)、南岸区通江大道(石塔立交至茶园地铁站)、渝北区上湾路(石盘河至青岗坪立交)、渝北区同茂大道(鹿山至国博中心)、巴南区箭河路(金竹工业园至鱼洞地铁站)附近路段。“这些路段,车流量大、通行时间长,行驶的柴油货车较多,尾气排放污染较大。相关区应加强交通疏导,加快车辆通行时间,对重型柴油货车等高排放车辆加强交通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责人表示。
此外,市政府蓝天行动督查组还对12个较为突出的大气污染源予以了通报,其中包括:大渡口区湾塘路土石方项目、江北区海尔路、沙坪坝区歌乐山镇天池村大天池社、九龙坡区华福路北段、北碚区香溪路顺水鱼餐馆、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等。“这些被通报的问题,处理和整改情况,将于11月5日前书面回复市政府蓝天行动督查组,力争在四季度,主城区及渝西片区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5天。”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