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10月14日,重庆逸品2018秋季中国书画拍卖会在重庆五洲大酒店举行,256件作品上拍,其中“巴渝新三家”之一的李文信国画《长征》为标王,以80万元起拍,经过19次竞价,最终拍出225万元,较起拍价高出181.25%,这也创造了李文信个人作品拍卖最高纪录。
《长征》系李文信成名作,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为入驻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第一张国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
此次拍卖的《长征》,为李文信1960年按原作品内容及尺寸重新绘制的。
19次竞价较起拍价高出181%
此次拍卖的《长征》,规格为3.8米×2.64米,相当于90.3平方尺,款识“一九六零年三月李文信画于山城”,估价80万元到100万元。
据悉,李文信《长征》入驻人民大会堂四川厅后,1960年又刊登在《人民画报》封面上,轰动全国,《长征》也奠定了李文信在中国画坛的名家地位。因四川美术学院展览教学需要,李文信按原作品内容及尺寸又绘制了一张“孪生兄弟”,也就是本次秋拍上拍的《长征》。
作为第131号拍品,起拍价为80万元,现场7号买家率先应价,委托席108号随即加价,经过19次竞价,最终为委托席108号拿下。
拍卖公司表示,委托人有要求,具体身份不方面透露。7号买家告诉记者,按照最终成交价225万元,90平方尺的该画,每平方尺折合约2万多元,性价比还是不错。
《长征》系作者32岁时创作
对于巴渝已故老画家中,业内有老三家(冯建吴、苏葆祯、晏济元),新三家(李文信、杜显清、朱宣咸)之分。
李文信(1927.8~2006.3.17),又名李涛,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四川省分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重庆国画院副院长。
1959年,32岁的李文信成为被邀请为新建的人民大会堂四川厅定制作品的首批主流画家之一。
李文信接到任务,最终确定创作毛泽东《长征》诗意中国画。要完整准确表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透海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意主题,只有用人物+山水的形式,这样,就要求画家必须具备山水画与人物画的高超水平才能驾驭此类宏观题材,恰恰李文信擅长人物画与山水画。
历时半年,几易其稿精心绘成的《长征》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纵观画面:近景写实的松树象征红军坚韧不拔之志。金沙江上的铁索窄而险,红军渡江却是井然有序而显纪律严明;红旗不时出现在队伍中更加强画面人物的整体性与关联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中区大面积村落房舍前一面大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格外显眼而成为画面焦点。
画面上200多个人物没有被特写,而是描绘成整体蜿蜒沿悬崖绝壁走向大山深处的急行军,并且逐步消失在右上角的云雾之中,这样人物的动与大山的静形成人文与自然的动静之美。
本场拍卖会李文信上拍的其他13件拍品,也全部拍出。
另外,冯建吴1977年创作的《夔门颂》国画(97厘米×127厘米),50万元起拍,最终以70万元成交,成为全场成交第二高画作。
小资料
《长征》画了2幅 《春蚕》至少画了4幅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田盈指出,画家对自己满意的作品,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备份”,这样就产生了“孪生兄弟”,比如此次成交的李文信《长征》。
最知名的要数四川美术学院前院长、著名油画家罗中立,油画《父亲》是其成名作。
与《父亲》相对应,罗中立创作的《春蚕》被称为“母亲”,拍卖场上,现在就出现了3件不同的《春蚕》。
2013年11月23日,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1980年《春蚕》拍出4940万元港币。2014年6月1日,北京保利拍卖会上,1983年《春蚕》拍出4370万元人民币。2017年6月19日,中国嘉德拍卖会上,1982年《春蚕》拍出4945万元人民币。而据公开资料显示,罗中立本人手上还有一件《春蚕》,系1983年画的。
目前正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展出的《回望归鸿——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展出了徐悲鸿1937年创作的巨作《巴人汲水图》,补题有“静文爱妻保存”,来自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其实市面上还有一幅徐悲鸿创作于1938年的《巴人汲水图》,2010年12月10日,北京翰海秋拍专场中,1938年的《巴人汲水图》以1.71亿元人民币成交,刷新当时中国绘画拍卖成交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