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穷家难当,在农村,薄弱的村集体经济不但不能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服务,村干部帯领群众脱贫致富也是力不从心,这直接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影响到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2016年底,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的集体经济还是零,现在资产规模却达700万元,去年集体经济组织盈利120万元。
金刚村的实践证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7月初,重庆金心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心连公司)又流转了600亩土地,400万元资金也筹集到位,金桔园项目将很快启动建设。
金心连公司是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2016年底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一年多来,该公司流转整治了1200亩土地,与整修一新的彭家大院整体打包,引进近1亿元资金打造养生养老田园综合体。
“流转整治土地、修缮保护农房的过程就是村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过程。”近日,金刚村党总支书记、金心连公司负责人石元向记者介绍,随着企业的落户和土地流转整治规模的扩大,村集体经济还将继续壮大,村民也将持续增收。
集体经济组织落地,“烂摊子”消失了
2010年,金刚村沿210国道发展了1000亩向日葵基地。虽然向日葵本身收益不高,但引来游客如织,带动了农副产品的大量销售,村民们尝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甜头。2013年,村里又围绕香树、香蔬、香草、香料、香药、香花、香果产业规划,准备把全村打造成“七彩香村”产业园。然而,投资者来了、土地流转了,整个项目却失败了。
金刚村距离两路城区仅20分钟车程,山上是210国道,山下是观音洞水库,青山绿水、青瓦石墙。
“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项目,为啥发展不起来呢?”金刚村村支两委总结教训后认识到,是因为选错了投资商——有的没有农业项目运营经验,有的没有资金技术实力,甚至有的就是冲着农业补贴来的。结果,项目没搞起来,留下个“烂摊子”。但大家还是坚信,“金刚村是个好地方,关键要找对人!”
如何找对人?石元说,就像大姑娘嫁人,自己不打扮漂亮,怎么会找到好婆家?在镇里的指导下,金刚村村集体股份公司金心连公司2016年底应运而生,代表村集体专门负责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金心连公司股份由“村民个体+村干部团队+村集体配送”形式构成,其中,村集体控股51%,由政府认缴免费配送给村集体,农民无论个人购股与否,均可享受配送的村集体股份收益分红;村干部带头、村民自愿入股50余万元,占股49%。
土地就是金刚村待嫁的大姑娘。村里先把土地从村民手中流转集聚起来,再争取道路、水保、水利、国土、美丽乡村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好后,再在土地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有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再招商引进懂技术、有资金、真正立志发展农业的企业落户。
30家客商来访,闲置土地成了香饽饽
金刚村有近4000村民,在家的只有1200人,大多是老人、小孩、妇女,以致全村9000亩田地有70%闲置。
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金心连公司流转村民的土地,每1.87亩土地为一份,每份每年租金200元。经整治包装流转出去后,每份土地租金提高到每年2600元。
这些田地闲置久了,杂草丛生,没有一粒收成。村民们认为,交给公司多少还有一笔租金,流转出去了收入会更多。这样,七社、八社、九社1460亩土地很快集中到了金心连公司手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金刚村将流转的土地包装成项目,主动争取道路建设、水土保持、国土整治、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资金约400万元,同时组织村里的石匠、砖工、木工、泥水工等,专门承建实施这些项目。
一年时间,这1450亩田地里,建起了6公里水泥路、7公里观光大道、4口蓄水池,种植了800亩晚樱、100亩黄花,一片现代田园风光在金刚村雏形显现。
金刚村也因此变得热闹起来,市民来了、打算流转土地的投资商也来了,有的要搞种植业,有的要做养殖业,有的要发展乡村旅游,有的要流转100亩地,也有人要把1460亩地全部拿下,有的还想流转更多。村主任王吉武说:“前前后后有30多家客商来参观考察,有时一天就有好几拨,有的人接连来了好几次。”
投资近亿元,彭家大院找了个“好婆家”
曾经闲置的土地成了香饽饽,然而,这次金刚村显得很平静。石元说,他们还在等,还在选,希望遇到真正能把金刚村建好的投资商。期间,他又有新考虑——把龙潭子彭家大院也“打扮”出来,一并寻找个“好婆家”。
“当时都觉得好笑。漏风又漏雨的,哪个看得起嘛?”90岁的彭国清就住在龙潭子彭家大院。他告诉记者,彭家大院就在这1460亩土地范围之内,因为不通公路,院子原来有60多个村民,现只剩下他和另外一位老人留守在这里。
彭家大院有300多年历史,在建筑风貌,以及家风家训传承方面,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石元认为,只要对彭家大院实施保护性开发,对房屋建筑稍加修缮,对周围环境进行整治,提炼彭家大院的文化积淀,这1460亩土地,就不再只是发展点种养业,而是农旅、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项目。
经过争取,危旧房改造、古建筑保护、河道整治等多个项目在金心连公司具体组织下开始实施落实。大半年过去了,一条盘山公路蜿蜒到了龙潭子,曾经杂草丛生、房屋破败的彭家大院魔术般变了样儿——
前方是华蓥山景区、下游是观音洞水库,彭家大院就掩映在绿树林中,一条静静的小河蜿蜒而过。黑瓦褐墙,石桥、流水、红灯笼,一个留得住乡愁的地方,点缀在1460亩绿色田园之间。
今年1月,一家企业前往金刚村考察,随后便有了来此投资发展的意向。金刚村支两委却不急,而是对该企业的资金、技术、案例等综合实力进行了深入考察。
2月,该企业与木耳镇签订合作协议,投资近1亿元,流转包括彭家大院在内的1200亩土地,重点打造集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民宿旅游、养生养老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打造艺术家村落和乡村旅游景区。
创收渠道多元,集体经济“蛋糕”越做越大
先将土地聚到一起,整治出来,直接对接投资商,金刚村的做法规避了落户企业与农户在流转土地上的矛盾,缩短了投资回报周期。同时,金心连公司也在成立不久就开始创收。
“流转整治土地、修缮保护农房的过程就是村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过程。”因为落实到金刚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项目都是由金心连公司承建,村民组建成劳务队负责实施,质量与工期都有保证,管理成本也低。石元说:“节约下来的资金都是集体资产,村民在家门口也有了务工收入。”
据了解,彭家大院的石拱桥,如果由社会公司承建,至少要20万元,但金心连公司自购材料、村民自己施工,整个耗资不到10万元。
去年,金心连公司承揽的项目政府总投入400万元,其中金心连公司盈利100万元,向村民发放劳务工资100万元。
投资近1亿元的企业落户后,金心连公司与村民的创收渠道更多了。据介绍,该企业与金刚村达成协议,在金刚村争取到的项目超过50万元的,其中20%分3年划归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在金刚村实施的子项目,只要条件符合,金心连公司优先承建;企业用人也优先考虑金刚村村民;同时该企业还将为村民还建房屋,改善居住环境。
金刚村土地流转出去了,600多村民也回到了村里。村民王应武是砖工,之前在外打工,现在在金心连公司干活,在家门口一年能挣5万多元,再也不想出去打工了。
现在,金刚村村民大多愿意把土地交给金心连公司进行整体流转,这也是金桔园项目600亩土地很快流转到位的原因之一。石元表示,等项目建设成熟后,将采取股份制形式对外招商。
截至目前,金刚村集体资产达700万元,去年金心连公司盈利120万元,今年依然有望盈利100多万元,金刚村的集体经济“蛋糕”,越来越大。
专家观点>>>
壮大集体经济关键要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机制
本报首席记者 彭瑜
如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康运行,并不断发展壮大?重庆社会科学院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研究员王秀模认为,关键要立足实际,尽快创新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
王秀模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首先要立足本集体优势,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选准路子,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他认为,金刚村依托城郊优势、整合土地资源、盘活古村落,把自身优势与市场优势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其次要探索利益共享分配机制,可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品牌+市场”等经营模式,既要让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又要让农民真正分享到集体资产的收益,尝到改革的甜头。金刚村村民土地入股、组建劳务公司,以及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兼顾了企业、集体和农民三者的收益,值得借鉴。
第三要探索生产服务、电商、旅游、健康、物业等产业与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促进农旅、文旅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收益来源。
此外,要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合理收益。王秀模认为,金刚村所在的木耳镇鼓励村干部占一定比例入股集体经济组织,既保证了带头人的收益,提高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带头人由于付出与收益不相匹配带来的廉政风险。
王秀模还建议,既要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享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不断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也要建立健全村级农村经济组织内部管理结构,建立包括村干部、农民代表、职业经理人等在内的管理组织,并同时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东大会及监事会,确保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运营。同时,国家相关机构应研究并完善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活动有法可依。
记者手记>>>
壮大集体经济离不开好的带头人
本报首席记者 彭瑜
这是第二次采访金刚村,第二次采访石元。从他的“个人发财到带动部分人致富,再到全村一起增收”的奋斗历程,我逐渐认识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
“一人富了不算富。”石元说,这是老话,但真不是大话。早在18年前,他的家庭年收入就达到1000万元。但老家金刚村有的地方连泥石路都还不通,经济很落后,“我就想回村干点事。”
回村3年,石元不但自己养鸡,还引进8家农业企业带动18户村民养鸡,培育起年创收4000万元的大产业。
金刚村很大,有29个社,并且很分散,只能先带动一部分人富起来。担任村干部后,石元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残疾、重病、贫困等致富能力较弱的家庭一起增收致富奔小康。
2016年,金刚村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创办金心连公司,既用51%的集体股份保证了所有村民都有分红收入,又让村干部、村民资金入股解决公司的启动、运转资金问题,并且从公司成立之日起,村民就有劳务收入、公司就有资金盈利。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致富产业、整治人居环境,其中有很多项目、很多资金,石元自己并没有承揽工程,也没有向外发包,而是让集体经济组织做大、让村民劳务增收。
最难能可贵的是,金心连公司成立之初,镇里为提高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将村干部入股比例提高到30%,但石元把这个比例降低到了10%。他说,让更多的村民入股,既能增加村民的收入,又能带动更多老百姓参与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群众是基础,人才是核心。而拥有一个精明能干、公道正派的带头人更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