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阿蓬江蜿蜒流淌,将濯水古镇环绕怀中。
有了阿蓬江的滋养,濯水古镇自唐朝至今,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然而,毗邻濯水古镇的濯水镇双龙村,因地处海拔600至1100多米的喀斯特地貌区,却自古贫穷。
“全村近3000亩耕地,除227亩水田外,‘鸡啄地’占了一半,种‘三大坨’(即苞谷、洋芋、红苕)只能填肚子。”双龙村支部书记孙祥生说的“鸡啄地”,指的是喀斯特地貌区中零散的土窝。多年种植“三大坨”等农作物,不仅收成难有保证,还极易造成这些土窝水土流失,加剧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村里重度石漠化面积一度达到1100多亩,种不成庄稼也关不住水。”
有没有什么办法,即能治理日益严重的石漠化,又能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呢?
桑树种植治理石漠化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种烤烟、发展蔬菜基地、培育食用菌……我们试了很多办法,但都收效甚微。因此,到2014年,双龙村还是市级贫困村。”孙祥生称,也正是在2014年,黔江区进行区域内的石漠化治理,在双龙村的喀斯特地貌区试验栽植桑树,取得了良好效果。
试验栽植表明,“鸡啄地”极其适合栽植桑树,不仅存活率高,而且桑树发达的根系能堵住岩缝、保持水土,能够持续改善喀斯特地貌区的石漠化面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以前村子里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石头,一落大雨,雨水就带着‘鸡啄地’里的泥土往山下冲。泥土冲走了,‘三大坨’也种不成了。”村民粟海燕家里的几亩地,都处于石漠化区域,贫穷的家境让她只能外出打工。
过去,在双龙村,放眼皆是裸露的黑色石头,晴天就缺水,雨天就发山洪,不仅生态环境脆弱,还严重威胁当地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近年来,双龙村持续利用种植桑树治理石漠化,在喀斯特地貌区之间贫瘠的“鸡啄地”里都种上了桑树,如今已达到2600多亩,村里满目皆绿,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雨水都被桑树根吸收了,发山洪的次数越来越少;连晴许久,河沟也不会干了。”孙祥生表示,随着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平均海拔超过800米的双龙村还吸引了不少人来此休闲避暑。
发展桑蚕助农增收
产业体系日益丰富
桑树种植不仅解决了石漠化问题,还可借此发展桑蚕产业助农增收。
“现在全村598户村民有400多户种桑、150户养蚕。”孙祥生介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与桑蚕产业有关,除了种桑养蚕外,不少村民在种桑养蚕户打工,日均收入100元左右。
2017年,全村82户村民养蚕2103张,产茧1632担,实现产值294万元,养蚕农户靠养蚕的平均收入就达到了3.58万元。
2015年,看到其他人种桑养蚕能赚钱,长年在外打工的村民杨明忠也决定留在村里试一试,便承包了200亩地种植桑树,去年养蚕45张,收获蚕茧140担,收入超过20万元,还解决了一些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养蚕一年有四季,一季要雇30个人工。”
正是因为村里桑蚕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许多以前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到村里,或是种桑、或是养蚕、或是在种桑养蚕户打工。如今,全村1886人中仅有不到10%的村民在外务工。
如今,双龙村还计划在村里建设蚕沙有机肥加工厂,利用蚕沙生产有机肥。
“一张蚕台一季的蚕沙在1000斤左右,今年全村有650张蚕台,一年下来蚕沙能有近千吨。”孙祥生介绍,专家研究发现,蚕沙干品中含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并含少量生物碱。此外,蚕沙有机肥与普通有机肥相比,具有不存在重金属污染、不含有机污染物、不含抗生素、盐分含量低、PH值呈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等生态优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深耕桑蚕产业体系
每个环节都“吃干榨尽”
据了解,黔江区有石漠化土地面积3万余公顷,属于全国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黔江便探索将石漠化治理与蚕桑产业发展相结合,大量栽植桑树。如今,黔江全区桑园面积已达13万亩,成为重庆第一大蚕桑种植基地。
目前,黔江65个贫困村中涉及发展蚕桑产业的有20个乡镇52个村,覆盖129个组1629户农户,这些农户2017年已全部脱贫,占全区9452户脱贫贫困户的12.7%。
那么,起起落落的传统桑蚕产业,为什么能在黔江重新焕发出生命力?为什么能够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分析,根本原因在于“深耕”产业。
从产业内部特性来看,“深耕”就是深耕产业体系。黔江在桑蚕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在培育经济增长点,认识、发现和挖掘产业增值收益,寻找和实现产业附加值。
无论是肥料组织化供给、桑苗公益化供给、蚕粪资源化利用、桑枝加工化转移,还是蚕茧科技化加工、蚕丝多样化加工、蚕蛹生物化利用,黔江都力争在桑蚕产业的每个环节上“吃干榨尽”。
从产业外部特性看,“深耕”就是深耕产业发展趋势。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大趋势,蚕桑业需要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需要劳动密集型生产,需要便利化国内国际贸易。在黔江发展蚕桑业,就是因地制宜,就是应时之需。
此外,黔江还积极探索构建市场益贫性机制,把贫困户和市场简单联结起来还不够,还要深耕产业的外部性和内部性,让贫困户长期、稳定地获得产业收益和增值收益。余长明说,这才是厚植益贫性机制,才是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