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端午,秀山西街,熙熙攘攘。
年近八旬的陈正拓老人闲坐门前,笑眯眯地看百家宴绵延数条街,无数游人兴致盎然。
恍惚间,老人宛若置身儿时还被称为“老菜市场”的西街,裁缝店、百货店、杂货铺、包子店、面点店、肉铺、糕点铺,药铺、客栈等应有尽有,南来北往的旅人沿梅江河而来,“老菜市场”一片繁华。
“老菜市场”的繁盛始于清乾隆年间,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水运逐步被公路运输取代,“老菜市场”日渐破烂、衰败,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这儿已成为日新月异变化的秀山县城中一处陈年的“伤疤”。
如何才能让老街新生,让发黄的雕花窗棂、飞檐出挑的吊脚楼、透着冷峻的封火墙不被尘封在时间的长河里?
“我们的办法是给像西街这样的老城区‘动手术’,这‘手术’既有地上的,也有地下的。”秀山县城乡建委主任易晓明告诉记者。
修旧如旧 不失韵味
西街已成4A级景区
近年来,秀山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不迁出原住居民的前提下,借助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实施了西街综合改造工程。
在地下,通过对错接漏接点的全面排查,理清了西街的地下管网,实施管网改造工程,实现了雨污分流和污水全部接入污水处理厂。在地上,将原本蜘蛛网一般的各类线缆全部理顺,实施综合管线下地。同时,秀山还对西街地面上所有的房屋进行风貌改造,并复建了天后宫、八卦井等一批早已消失的老建筑。
如今,修整后却又不失传统韵味的西街,已成为4A级景区。
在西街,几条100多米长的青石板小巷纵横交错,一横,一竖,在明暗的光调中就已经划下这条百年老街的脊骨,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根系里,神秘而悠远。
街边,由专业的工匠还原建造的居民楼古色古香。在这里游人可以看到寿衣店、老酒馆等传统铺面,也可以围在火铺上谈天喝土油茶,购买手工布鞋、布衣回家。
与热闹的西街不同,地处秀山老城的中和街道解放社区付家院组,是地地道道的“背街小巷”。
“天上电线横七竖八,吹风就断线,落雨就停电。”70岁的社区居民艾珍仙记得,2017年12月前的付家院,不仅乱搭乱建多,而且污水横流,结果因为路滑她还摔断过手腕。此外,下大雨引发的城市内涝,更是让社区居民怨声载道。
2017年下半年,秀山开始对付家院“动手术”:拆除违章建筑,将天上的各类缆线全部埋入地下,重新铺设了石板路;在地下,改造了雨水和污水管网,解决了污水直排问题。
如今的付家院,干净整洁,社区居民身心愉悦。
铺设管网 解决内涝
老城不再“逢雨看海”
除了西街、付家院,近年来,秀山老城区的其他地方,也都因为这样的地上地下“手术”而变了样。
“秀山是一个平原城市,再加上此前城区地下管网管径小,错接漏接点多,导致许多区域经常发生内涝。”易晓明介绍,位于老城区的边贸红绿灯路口就是秀山城区最大的内涝点,只要雨势稍微大点,雨水就能汇聚成“海”。
为解决城市内涝,秀山借助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的实施,在边贸红绿灯路口等区域的地下进行了管网改造综合工程。同时,在机动车道两侧的人行步道上铺设彩色透水沥青或秀山当地生产的硅砂透水砖,并在透水砖下方铺设管网,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硅砂透水砖是利用秀山当地的硅矿矿渣作为原料生产的,不仅解决了矿渣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硅砂透水砖具有耐磨、透水性和滤水性好的特点,在下雨时能渗水、净水。”易晓明说,近年来,秀山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于建设项目的规划用地条件、方案设计、工程许可审批等各个环节,以促进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仅在去年,秀山就实施了中和广场改造工程、滨江片区改造工程、构皮片区改造工程、行政片区改造工程、麻土片区改造工程5个片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共计规划实施面积约281.35万平方米。秀山还实施了拥军街片区、付家院片区、茶园巷片区、青松巷片区背街小巷改造,以及凤鸣路印刷厂段道路及管沟改造项目,改造面积达5万平方米。
河道干净 水质达标
碧水青山鱼儿游
污水接进管网,雨水不再形成内涝,老街成了旅游景区,居民小院更加宜居,秀山的城市建设逐渐完善。
不仅如此,随着地面上“脏乱差”的治理和地下管网的疏浚、完善,秀山的母亲河——梅江河,也正悄悄发生着变化。
“梅江河在秀山城区穿城而过,因城市污水排放、河道泥沙淤积、治理滞后等原因,水质一度恶化至Ⅳ类,低于水域功能要求。”易晓明说,为了治理梅江河的水环境污染,秀山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在行政、麻土、滨江、构皮等建设区域内新建、改建污水管网,实现建设区域污水全收集;结合背街小巷改造,完善和新建改造区域污水管网,目前已达11.5千米;实施梅江河县城段主要排污口整治,目前,渝秀大桥永辉超市、渝秀大桥左桥头、滨江公园游乐场等5个主要排污口基本整治完毕;加快缺失污水管网建设,已完成白沙大桥至两园大桥段缺失管网施工图设计,正开展可研、环评、地勘等工作,部分区域已进场施工。
如今,梅江河秀山城区段水质已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河道干净了、水清了,又能见到碧水青山鱼儿游了。端午黄昏,秀山城区梅江河畔滨江公园,三三两两的市民在落日的余晖中悠然自得。
“打造海绵城市既是民生工程,是‘城市双修'的核心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城市转型升级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秀山县委书记王杰告诉记者,在建设海绵城市试点的基础上,秀山积极创新思维,在充分体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要求的同时,还解决了污水治理与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城市病”,改善了人居环境。接下来,秀山将进一步做好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进而把秀山打造为山水相依、生态循环的宜居宜游宜业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