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我国正努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理应发挥带动作用。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重庆建成“创新之城”。
“创新之城”如何建设?
6月14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与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在渝主办“中国科技论坛·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暨第13届中国科技论坛会议,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为重庆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他们认为:重庆建设“创新之城”,智能化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重庆工业潜能,改革创新则可以释放人才活力,为建设“创新之城”提供充足动力。
智能化令现有产业“老树发新枝”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表示,中国必须注重科技创新,顺应和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革命趋势,推动现代化经济发展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更要运用新技术和“互联网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为抓手,加快形成一批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以智能化为例,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新一代人工智能将改造经济活动各环节,创造智能化新需求,催生全新的产品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胡志坚说,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未来最具颠覆性的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各国争相部署的战略重点,成为新一轮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的焦点。在国家政策带动下,一大批人工智能“双创”企业正在涌现,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快速形成。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重庆是一个传统工业基地,有非常坚实的制造业基础。重庆推动智能化与制造业有机的融合,这对重庆未来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殊意义。
“推动智能化一方面可以催生很多新的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和机器人产业。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这条路径促进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老树发新枝’,后者可能对重庆有更加突出的意义。”易小光说。
科研人员不应被论文和专利数量所累
“我们现在考核科研人员,还在用论文和专利的数量作为标准,若论文和专利无法转化为应用,也就成了一堆‘废纸’。”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认为,科研人员应潜心做研究,不应被论文和专利数量的考核所累。
王昌林表示,应在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释放科研人员的活力。
其一,应推进大型科研院所制度的改革。一种方案是要坚持增量带动存量改革的思路,按照现代大学、现代科学院所的制度模式,在全国支持一批新的大学和机构,通过这个来带动存量的结构调整。另一种方案就是要改存量,通过分类改革,在大幅精简人员的基础之上,加大对其中一部分大学、科研机构的支持,真正建立我们的现代大学制度、现代科学院所制度。改存量,最主要是改革三大制度:薪酬制度、评价制度、流动制度。这些制度可以使我们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够潜心教学、做科研。
其二,应改革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从根本上转变绩效的考核机制。对于科研来说,要减少对科研人员评职称、发文章、申请专利的数量要求。另外,要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考核分开来。基础研究要注重论文这类的考核,应用研究应该注重实际效果。
其三,应加快建立适应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审慎包容的监管机制。培育新动能其中很大的一块就是要发展新兴产业。
其四,应调整完善创新政策,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技术改革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政策一定要转向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重庆创新体系建设已有起色
参加第13届中国科技论坛会议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重庆在创新体系建设上已取得一定成绩,主要体现在以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动力的转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重庆经济结构的调整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尽管去年重庆GDP增长速度放缓,但新经济等领域快速发展,远超经济增长。
专家学者建议,下一步重庆要以创新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模式创新等创新模式多样化,创新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以创新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快速升级,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对环境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要求更高。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面向市场需求开展创新,不断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市场上产品和服务供给日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