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首席记者 佘振芳)见过恐龙化石,你见过恐龙脚印化石吗?而且还是六百多个在一起;知道木化石,你知道树化玉吗?稀奇的是玉里面竟然还有同样被玉化的大虫子……4月28日(周六),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即将正式开园,24日,记者来到公园,提前为你打探。
现场打探:650多枚恐龙脚印令人遥想远古时代
綦江区三角镇红岩村,老瀛山风光如画,云雾缭绕,拾级而上,半山腰处,仅一人多高的岩缝中,光滑的石板上,神秘的足印清晰可见,或凹陷、或凸起,有大有小,令人不禁遥想远古时代,大群恐龙悠然自得生活在这儿的图景。
红岩村陈家湾合作社的村民刘照同告诉记者,这儿曾经是晒谷场,1982年左右,自己在晒谷时发现地面坑坑洼洼,有很多脚印,“马脚印不像马脚印,狗脚印不像狗脚印。”刘照同不懂,直到后来游客无意中将脚印的照片发到网上,引来专家鉴定,才知道竟然是恐龙脚印。如今,刘照同还守在山上,为游人解答疑问。
据悉,綦江国家地质公园于2009年8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由老瀛山、翠屏山、古剑山三个园区组成,总面积99.98平方公里,以典型的木化石群、恐龙足迹化石群和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古剑山早已对外开放,此次开放的是老瀛山景区和翠屏山景区,老瀛山的特色主要是恐龙脚印,翠屏山则主要是木化石。
这里的恐龙脚印数量达到650多个,化石产出层位之多、数量之大,分布之集中、保存类型之齐全、生物多样性之丰富,为国内外所罕见。“恐龙足迹化石蕴含了大量恐龙实体化石所无法取代的科学信息,其科学性、重要性完全足以和恐龙实体化石并驾齐驱。”綦江区国土房管局地质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谢显明告诉记者,这里还发现了恐龙行走时脚下打滑产生的拖痕化石、疑似恐龙毛发印痕化石等,非常珍贵。
同时,莲花保寨足迹化石还包含了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甲龙类、翼龙类、古鸟类等恐龙及其同时代的脊椎动物的足迹,这里还有中国保存最完美的鸭嘴龙足迹以及最多数量的翼龙足迹。
记者了解到,300多个鸭觜龙类足迹中有成年的、未成年的,单独行走的、结伴而行的,类型齐全,形态多样,保存完好,为国内所仅见。
翼龙是与恐龙同时代会飞的爬行动物,其足迹非常珍贵少见。目前莲花保寨共发现了5条翼龙的行迹和30多个足迹,不论从行迹数量上还是足迹数量上看,都是国内最多的化石产地。
莲花保寨内还有古人生活的厨房、舂米槽等生活生产设施,地面、洞顶、洞壁甚至砌墙的石头上到处都有恐龙足迹,古人长期在恐龙足迹周遭生活,莲花保寨就是根据恐龙足迹的形态而得名的。
翠屏山景区内则集中分布了大量1.5亿年前的木化石,木化石最长的有29.5米,直径达到1.1米。在木化石博物馆内,记者还看到了该馆的镇馆之宝——树化玉,据谢显明介绍,树变成化石较为常见,但变成玉的几率却非常低,这块树化玉来自石炭纪,最稀罕的是,玉身上有一个洞,里面有一只虫,这只虫也形成了化石。“这在重庆也是仅有的一块。”
记者了解到,綦江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景区还配套有3D影院、喂养恐龙、翼龙体感飞行、化石挖掘、恐龙声音模拟等较为丰富的科普互动和娱乐体验项目。
重庆已建成6个各具特色的地质公园
记者从市国土房管局了解到,我市地质公园建设投入资金约38.5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7.5亿元,社会投入21亿元。截至目前,我市有各级地质公园10个,面积约1200km2,其中国家地质公园8个,有6个已建成揭碑开园,本次即将开放的綦江国家地质公园就是第6个,还有2个获得省(市)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
这8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含授予资格)分别为: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重庆)、重庆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重庆万盛国家地质公园、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重庆酉阳国家地质公园、重庆石柱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2个市级地质公园分别为重庆市秀山县川河盖地质公园和重庆云阳普安恐龙市级地质公园。
已建成的国家地质公园各具特色,除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以恐龙脚印为特色外,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以地震遗迹景观为特色,地震的各种地面破坏要素齐备,记录地震运动程序清晰,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地震遗址。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以岩溶地貌为特色,其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实施,为武隆岩溶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地质公园相互促进,进一步扩大了武隆区的知名度,使武隆区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此外,规划中的云阳普安恐龙市级地质公园也极具成为世界级的潜力。经专家论证,该园拥有世界级侏罗纪恐龙化石墙,正在发掘和研究的区域具有极高的潜在价值。
地质遗迹已成为旅游重要增长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丰富的地质遗迹已成为我市乡村旅游的重要增长点和脱贫攻坚的新助力。
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主要带动了特色农牧业、特色产品制造、当地旅游地产、住宿餐饮等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近三年来,全市地质公园接待游客呈连年增长趋势。地质公园的建立和开发利用极大推动了公园所在地经济发展,切实助推公园周边群众脱贫。
眼看着家乡的旅游业越来越红火,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坐不住了,纷纷返乡创业。据市国土房管局数据,全市地质公园实现直接就业人员约3000人,间接就业约7500人。除在公园直接或间接就业的周边居民外,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自办商店、民宿、农家乐、特色种养殖业等形式实现本地直接就业,带动公园周边居民脱贫致富。
位于清水土家族乡的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自2008年公园开园揭碑以来,公园内新建农家乐100余家,近三年累计接待游客29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上亿元。此外,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随之兴起,当地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地质公园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促进了文化场馆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地质公园建设带动200余公里道路建设,新增150家宾馆酒店,新增800家农家乐,其中贫困地区地质公园带动100余公里道路建设,新增140家宾馆酒店,新增460家农家乐,并结合地区特色联合或自创特色旅游产品等。
全市地质公园内建有地质博物馆(展示厅)9个,面积约18000m2,建有地质广场面积8万多平方米,其中贫困地区地质公园建有博物馆(展示厅)5个,面积1.5万余平方米,地质广场面积7万余平方米,通过地质博物馆和广场的建设,为地质知识宣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极大推动了地质知识科普工作的开展。
未来将利用金字招牌招商引资
未来怎么做?据市国土房管局介绍,首先是加强地质公园的管理工作,包括地质遗迹监测管理工作、市级层面的公园管理办法制定、规范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系统和标识系统建设、搭建公园信息交流平台等。
与此同时,加强公园之间经验交流和信息互通,通过地质遗迹保护或科研科普研讨会、公园规划和建设工作座谈会、管理培训等方式,加强市内公园之间的信息互通,提高公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更好服务于公园运作。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公园金字招牌招商引资,加快公园的规划和基础建设,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解决贫困人口生计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