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首席记者 佘振芳)记者日前获悉,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以来,作为核心区的两江新区充分利用全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核心区、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两江新区签约项目185个,签约金额1346亿元。而截至今年2月,重庆自贸试验区落户重大项目799个,协议投资总额达3086.5亿元。
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两江新区将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和口岸开放,助力打造内陆开放升级版。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投资便利化
今年3月,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两江新区正式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在具体的改革事项中,包括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包装装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的企业审批、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等17个事项今后将实行告知承诺制。
在市场监管上,“市场信用监管平台”已经成为两江新区的“利器”。这个平台如今已经囊括了投诉举报指挥调度、市场主体分类监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等7个系统。
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情况,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将辖区内的所有企业分为了A、B、C、D四类,A类为诚信守法市场主体,B类为一般失信及许可缺失的市场主体,C类为严重失信市场主体,D类为被依法吊销证照及纳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而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分类,该局也采取了相对应的监管措施。
多重利好之下,2017年,两江新区新增市场主体13958户,同比增长26.9%,总数达到65892户,总注册资金8544.60亿元。
据悉,下一步,两江新区还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推动设立自贸专业审理机构等多方面发力,全面提高区内的投资便利化水平。
完善开放平台 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去年12月28日,一列满载货物的班列从重庆果园港铁路专用线缓缓驶出,中欧班列(重庆)首次在果园港开行。
此次班列的成功开行,启动了西部首条直联长江经济带的水铁国际联运战略通道,实现了中欧班列(重庆)与长江黄金水道之间的水铁联运无缝衔接,打通了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最后一公里”。
加上国检综合试验区的获批,两江新区的口岸功能也正在不断完善。据两江自贸办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果园港B型保税物流中心的申报工作已经接近完成,有望在今年上半年获得批复。
而在今年年初,果园港又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启运港。今后,企业出口货物只要确认在果园港装船,就可以办理退税,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提高,资金占用周期缩短。
事实上,不止是果园港,两江新区还在推动开放通道、口岸、平台一体打造,开放主体、环境一体建设,以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进一步提升区内贸易便利化水平。
与此同时,两江新区也在积极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强化国际合作。今年3月28日,中意投资促进中心在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以深化双方在信息共享、技术交流、经贸往来、人才互访等方面的互动。
此外,两江新区也正在积极推动中德、中瑞、中韩、中日等6个国别合作产业园,在技术研发、生产经营、服务网络、贸易流通、资金往来、人才服务等方面扩大国际合作。
“贸易便利化是贸易自由化的一个新的推动力,是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推动贸易自由化能够更加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因此贸易便利化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两江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说。
贸易转型加速向全球价值链顶端跃升
据两江自贸办负责人介绍,一年以来,两江新区通过引入保税租赁飞机、扩大保税+总部贸易及转口贸易等多种方式,不断加速区内贸易形态的多样性。
去年12月22日,重庆首次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特殊目的公司(SPV)“保税租赁”方式引进的飞机,降落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指定停机位。
以“保税租赁”方式引进飞机是重庆自贸试验区的创新业态。以SPV方式引进飞机,可分期支付租金、缴纳进口环节关税和增值税,降低运营成本;发展飞机租赁业务,能够切实帮助基地航空公司减轻资金压力,增强重庆航空产业辐射力和竞争力。
两江自贸办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重庆自贸试验区已完成保税租赁飞机2架,货值1亿美元,力争今年完成10架飞机,货值达到5亿美元。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陆续开展支干线飞机、通用飞机、发动机、飞行模拟器、大型成套设备、高端装备、进口医疗设备等融资租赁业务,打造融资租赁产业聚集地。
用“保税租赁”方式引进飞机,只是两江新区把握自贸试验区机遇进行的创新探索之一。
目前,保税+总部贸易及转口贸易,已成为两江新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该区累计引进的10家总部贸易企业,去年实现贸易额近100亿元;保税+整车进口,已基本打通全产业链,去年实现整车进口1264辆;保税+跨境电商交易也发展迅速,去年交易额达到13.4亿元,占全市总额的41.5%,居全市第一,阿里巴巴菜鸟、唯品会、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企业平稳运行;保税+展示交易则持续优化业态布局,正探索“分拨中心+直营销售”模式,已累计引进55家企业,经营日本、意大利、德国等20个国家共3万种商品品类,保税商品展示交易额达到18.1亿元。
与此同时,两江新区还探索在自贸试验区推动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两江新区依托金伯利钻石口岸,成功引进首批总量为1490.9克拉的毛坯钻石,实现贵重金属深加工业务零突破。
据悉,两江新区目前正全力引进亚马逊全球维修中心、索尼全球维修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向高附加值的生产服务型转变。
金融领域开放提速
作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点领域,金融开放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
3月28日,重庆砂之船房地产投资信托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金额3.96亿新币(不含超额配售),这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个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房地产投资信托项目,也标志着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金融领域迎来了一次全新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共实现跨境融资项目64个,总金额超过60亿美元,有效降低了西部地区的融资成本。
除了走出去之外,两江新区也在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进入区内,不断丰富金融业态。
两江自贸办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经引入了国内首家根据CEPA协议设立的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申港证券,在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片区内设立重庆分公司,同时引进平安银行设立自贸试验区分行,并引入其三个总行级功能中心——跨境结算中心、保理业务中心、离岸业务中心落地。
据悉,下一步,两江新区将发挥自贸试验区金融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加快西部国际结算中心建设,开放、投向引导跨境股权投资基金,同时争取设立金融科技示范区,以全面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