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在带电拆搭头。(南岸供电公司供图)
重庆频道消息 “遮盖毯的位置该在哪里?越是基础的东西越不能马虎!”“你在干啥?看看自己的位置和安全距离!”不久前的一天,国网重庆10千伏配网不停电作业训练项目现场,南岸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带电作业管理专责张毅目不转睛地盯着训练队员的动作,一发现问题,立刻疾言厉色、毫不留情地纠正。
这时的张毅和平日相比,判若两人。对此,他这样解释:“只有师父够严,徒弟的技术才能过硬,操作中哪怕是0.1%的误差都有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
创新工作室63项技术成果获专利授权
带电作业,是电力行业一线技术难度最大、危险系数最高的工种之一。用许多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这就如同虎口拔牙,不能有半点闪失。
然而,张毅却连续20多年,几乎每天与高压电“亲密接触”,并一直保持安全生产,圆满完成了各项带电检修任务。
这20多年里,张毅从一个普通的电力学徒,成长为行业知名技术专家。
如今,他创造的10千伏带电杆作业法,被业内称作十佳经典操作法;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已有63项技术成果获专利授权,累计创造经济价值2000多万元。他获得的荣誉众多: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而这一切,都源自他内心强烈的进步欲望和不懈的奋斗。
背着“烤箱”工作,一背就是20多年
1986年,张毅刚到原重庆供电局下属劳动服务公司时,只是跟着老师傅,做些提灰桶、布外墙线等工作。
但没多久,老师傅就发现了这个小伙子的特别之处:一般人施工都是照着图走,张毅却喜欢琢磨如何布线更美观、科学和节约。他的勤奋好学、善于总结出新的特质,给同事和公司负责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89年,张毅到原南岸供电分局,跟着供电班的师傅在电杆上爬上爬下、架设检修。无论寒冬酷暑、白天深夜,他都任劳任怨。从220伏,到380伏,再到110千伏高压线……张毅的专业技术和知识水平不断提升,不久后他就被带电作业班要了过去。
带电作业班最鲜明的标志,就是那身几斤重、毫不透气的绝缘服,再加上三层绝缘手套、绝缘帽、绝缘靴。
在外人看来这装备挺酷,但对电力工人来说,这“行头”在夏天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移动烤箱”,穿戴好上杆一次至少要喝一两升水,加一整盒藿香正气液。
张毅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
执着探索,在技术上善于总结勇于创新
张毅在提升理论知识、理顺技术体系方面的思考和总结,同样令人叹服。“比如,过去师父会告诉徒弟,距离多少米操作就不会被电到,但为何是这个距离却讲不清楚。”他说。
通过钻研专业书籍,并结合实际操作,多年下来,张毅晓原理、通技术,基本形成了一套科学又有特色的带电操作方法,不但极大提升了自身和班组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研发。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张毅就发现传统扎线方法易折断、浪费材料,于是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方法受到工友欢迎,一直沿用至今。
经过多年努力,张毅不仅精通了10千伏~220千伏线路的架设和检修工作,还创新采用等电位作业方法,为山区铁塔安装35千伏~220千伏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并研究创立10千伏带电杆作业法,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由他编写的相关技术规程,成为重庆市电力行业首创,填补了行业空白……
“对于工作,他有一种执着探索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同事冯德伦这样评价张毅,“在技术上肯钻研,碰到难题也不放弃,在我看来这就是奋斗精神。”
最近,张毅正忙于带电作业标准规程和培训计划的制定,“对现代工人而言,‘奋斗’已不再是单纯体力上的付出,而是要努力成为能操作先进机械设备的复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