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每到冬天,大量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沙秋鸭会飞到重庆越冬,重庆的湿地公园,成了它们最好的栖息地。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湿地得到保护和治理,市民们期盼的“山清水秀”愿景,已经融入了平常生活。
市政协委员、市湿地中心主任黄海说,目前重庆已有13个国家湿地公园获得正式授牌。计划到2022年前,全市2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将全部建成验收。
湿地公园均免费开放
位于九龙坡区和高新区交界处的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重庆建设的第一个湿地公园。这里原是一片臭水塘,现在已成为山清水秀的新景观。
黄海说,重庆通过生态保护和修复,森林覆盖率、蓄积率都不断增加,湿地的数量、品质都不断提升,有效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在湿地保护方面,我市加大了修复、治理的力度,对三峡库区消落带也进行了治理。
“生态优先,重在保护,绿色发展,旨在共享。重庆的湿地公园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让市民邂逅湿地、爱上湿地。”黄海说,通过加大湿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功能和成效也日渐显现,得到了人们认可。
严守310万亩湿地红线
在南岸的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除了美丽的山水景观,还有颇具特色的科普宣传教育区,吸引了很多小朋友。
迎龙湖原本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农村人畜饮水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性水利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保护好这一湖碧水,南岸区经过数次修编,最终将湿地公园保护面积扩大到222.1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85.51公顷。
公园启动建设后,快速推进公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对影响湿地生态环境的污染企业、养殖场等进行了整治和关闭,极大改善了迎龙湖湿地生态环境,使迎龙湖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Ⅲ类标准以上。
目前,迎龙湖已成为主城最大的湿地公园,具有调节主城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成为一个集湿地保护、湿地旅游、湿地科普宣教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这是我们不断完善湿地生态保护体系的最新成效之一。”黄海说,近年来,我市严守划定310万亩湿地生态红线,以建设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为抓手,不断完善湿地生态保护体系。这些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保护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提高了全民保护意识
随着重庆湿地保护的深入,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中华沙秋鸭飞来越冬,其它一些水生鸟类的种群及其数量都在增加。
“好多摄影师告诉我,最喜欢到湿地公园拍摄了,有山、有水、有动物、有飞鸟,漂亮得很。”说到这里,黄海笑了,有些自豪。
黄海说,“亲水”是动物的天性,人类亦是如此。通过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为水生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开州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就因环境优美,水鸟众多而闻名。去年秋冬季,因为大批珍稀水鸟来此越冬,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摄影爱好者拍摄水鸟的胜地。
澎溪河因为蓄水的原因,出现了大面积的消落带,加上周边人为活动频繁,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为了改善澎溪河湿地生态环境,恢复其原有的生态风貌,我市对其实施了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
经过修复,如今澎溪河湿地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湿地内植物由原来的548种增加到608种;动物种类由原来的207种增加到227种。
生活中感受自然之美
黄海说,湿地修复与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我市首先从体制机制方面着手,不断完善湿地修复和治理的规划制度保障。同时,我市加强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各级建设资金投入湿地生态恢复和修复。
截至2017年底,我市已累计投入林业项目资金约2.6亿元,对黔江小南海、开州汉丰湖、巫山大昌湖等重要湿地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建设,并指导督促区县落实配套资金、细化实施方案,确保项目质量。2017年,我市共实施湿地自然恢复30万亩,人工修复4500亩。
此外,我市还首次试点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目前,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已在开州、酉阳、巫山、大足4个区县全面铺开,共补偿湿地公园和保护区范围水域、耕地、林地面积81000亩,其中补偿农户面积25000余亩。2018年,我市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并结合精准扶贫探索湿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助推贫困区县脱贫攻坚。
“让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让人们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大自然之美。”黄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