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岳凯涵还在想,怎样才能完成这么大的挑战。2013年,岳凯涵在中国第一次听到“中国梦”这个词,从此便在心中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大学课堂上了解后,岳凯涵决定将“梦想”付诸实践。2015年,26岁的他来到浙江大学中国学中心攻读中国学硕士,并选择《老百姓的中国梦》作为硕士论文题目。
你的梦想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2016年5月,岳凯涵带着一辆自行车开始了从黑龙江漠河到海南三亚的骑行调研。他说,骑行调研是了解中国不同地方人们的最好方式。“自行车给了我一个能与许多人交流的机会,同时能带我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可以随时停下或者返回去某个地方,让我能够随时随地与人们交谈。”
现在,岳凯涵已经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回到了德国。
“他”骑行中国:100天,5800余公里
7个小时时差,白天要上班。在记者认为这次采访或许会遇到困难的时候,“岳哥”通过了好友申请,并回复了一句:谢谢加我。“岳哥”是岳凯涵给自己起的昵称,他还拥有一个公众号叫“岳哥去哪儿”,用来记录整个行程,分享旅途中的故事。
对于毕业论文被如此关注,岳凯涵告诉记者,没有想过会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和积极响应。行程之初,他就把旅行计划详细列了表,并且下定决心必须严格遵守计划,问到更多的人,这样才能得到更可靠的结论。但有时候他会在马路上拦住一个人,询问对中国梦的了解,别人会觉得有些奇怪。“所以后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希望能够与不同的人交流,了解当地文化。” 岳凯涵说。
5800余公里,跨越了中国12个省,100天的时间几乎穿越了整个中国。但岳凯涵还是觉得有遗憾:在一些地方停留的时间太短了。“我总是在一个地方停留几天,结识一些当地的百姓。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就好了,这样我能更深入的与他们交谈,更好的认识他们。”
“他”眼中的中国:从“刻板”到“和谐”
你眼中的中国什么样子?岳凯涵坦言,在德国时所了解到的中国,更多的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带有浓重的“刻板”印象。他们常谈论中国的经济政策、外交政策和政治形势。这种“刻板印象”还包括:中国的空气质量很差,城市很拥挤,还有很多贫穷的农民工。
在浙江大学上课时了解到的中国,是基于不同的角度和学科的,明显有了更广泛的来源和多样化的观点。他们会讨论中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里经历的变化,以及关于文化和社会等层面的复杂问题。
在骑行调研中认知的中国,更多的是对当今社会的掠影。它反映了中国老百姓的现状、愿望和对现代中国的认识。即使非常主观不够科学,但却以人为中心,是真实的。调研中,大家都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如果向德国朋友介绍这次经历,岳凯涵说,他会说在沿途遇到的那些人;他会说在很多地方都收获到了热诚和好奇心;他会说在研究“中国梦”这个话题的时候,也实现了自己的小梦想。
在岳凯涵看来,骑行过程中留下印象深的事情有那么几件,其中之一就是,在往唐山骑行时,固定在车后座上的背包掉落,但自己并没有察觉,当发现时背包已经不见了。背包里装着包括钱、护照和相机等一切重要的东西。正当返回沿着街道寻找时,一个人开着车在他身边停下,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那人开车带他沿街寻找了一个小时,并不断询问路边的人是否有捡到了那些东西。最后终于在一个小商店里找到了,原来是有人捡到了背包,然后交到店主手里。
在许多德国人眼中,勤劳、含蓄和聪明是中国人的特质。岳凯涵表示十分赞同,但又向记者补充了一个词:和谐。“事实上,在中国,我几乎没有任何负面的经历。我经常和完全陌生的人一起前行,或是在野外睡觉。在德国,自孩童时期我们就被教育这样可能有危险。在中国,虽然我也看到过起冲突的人,但从来没有听说过公共暴力,也从未被卷入其中。”岳凯涵说,但是外国人却很少会把对和谐的追求和中国联系在一起。
“他”的“中国梦”
黑龙江漠河北极村的一位餐馆女老板,梦想是帮助老年人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年轻一代的负担;广西阳朔的一位工人想要过上小康和富足的物质生活;长春的某大学生梦想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理想,为社会作贡献……
每天不一样的挑战,每天不一样的人。听着不同人说着不同的“梦想”,岳凯涵说,一个人可以用很少的资金和装备去实现他的梦想,需要更多的是耐心和意志力。“在调研别人梦想的过程中,我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如果有一个人通过我的调研得到了启发,现在正努力实现梦想,那么我便完成了一个目标。”
目前,岳凯涵在德国慕尼黑从事汽车行业方面工作,负责与中国有关的贸易,同时也在找其他的机会帮助中国和欧洲的沟通。不止是“中国梦”,他还对“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非常感兴趣。“未来我也想继续研究中国,把对中国的好奇心和进一步的探险计划结合起来。”岳凯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