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昨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超高速真空管道列车”项目中,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主要研发基地之一,已掌握了该项目的核心技术,目前正引入巴西团队合作研发。
8月30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表示,将研制时速达千公里级的“高速飞行列车”,实现超声速“近地飞行”。
重科院超导强磁源实验室主任郭秋东介绍,“超高速真空管道列车”项目由重科院与中国航天三院作为发起人,与国内其它五家高校和科研院联合进行研发,计划10年完成,已经获得湖北省政府及相关单位支持,落地武汉市。“但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却留在重庆。”郭秋东介绍,重科院是“超高速真空管道列车”项目的主要研发基地之一,该院特聘原美国南方大学物理系终身教授范江弟为首席科学家加入该项目,并负责该项目的关键部分——超导磁悬浮技术的工程设计和实施。
引入高端人才研发飞行列车
据重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近日落幕的“2017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上,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Richard M.Stephan,已被两江新区作为高端人才正式引入,他将与重科院合作研发最先进的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
据介绍,Richard教授此次带来的巴西“磁悬浮-眼镜蛇”项目,主要致力于以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作为该项目的重要参与者,Richard教授和他的团队从1998年就开始研究这个项目。巴西的超导磁悬浮“眼镜蛇”中低速列车项目,已在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校园内架设了一条长200米的试验线路,实现了可悬浮载20人运行。目前该线路已经常态化,每周运行四五小时,积累了走出实验室运行的数据和经验。
计划在重庆铺设试验线路
“重科院准备将该技术转移到重庆。”郭秋东说,“如果把这个项目引进中国,预计三年内便可完成十几公里的试验线路。”他们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运用该项技术,从观音桥铺设一段15公里长的线路到江北机场,实行悬浮试运行,可以观光、体验、收集数据。“有了运行经验后,再研发时速1000公里的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车,进而发展到时速2000公里。”
郭秋东称,今年年底,重科院研发的可载人超导磁悬浮装置实物将亮相,并将向公众开放体验。
■新闻纵深
什么是“高速飞行列车”?
“高速飞行列车”是利用低真空环境和超声速外形减小空气阻力,通过磁悬浮减小摩擦阻力,实现超声速运行的运输系统,是将超导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相结合,研制出的新一代交通工具,致力于实现超声速的“近地飞行”。
时速2000公里是什么概念?
对比一下就好理解了,普通民航客机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500-800公里,一般战斗机时速为800-1600公里。“一旦实现了时速2000公里,今后重庆到北京,1小时就能到达。”
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吗?
郭秋东解释说,高速飞行列车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列车的提速将按照人所能承受的速度缓慢增加。“这就相当于汽车提速,有一个过程。而到达正常运行速度后,人体就完全适应了。以汽车为例,汽车时速可以是50公里,也可以达到300公里,但坐在车里的人并无异常。”
另外,列车在真空运行,与人乘坐飞机类似。列车运行外部环境是真空状态,但车厢内会有环境控制系统,保障人所必需的氧气含量、温度、湿度以及正常压力等。
项目将按哪三步实施?
郭秋东称,“超高速真空管道列车”项目将按照“三步走”战略逐步实施。首先是具备时速1000公里的运输能力,建设区域性城际交通网。
第二步就是具备时速2000公里的运输能力,建设国家超级城市群之间的1小时交通网。
最后,该项目将有望具备时速4000公里的运输能力,建设“一带一路”交通网,打造一张继航天、高铁、核电之后的中国新名片。“时速4000公里是理论值,是技术非常完备后的效果。”郭秋东表示。
将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这项新技术被称为第五种交通方式,一旦实现,将带来社会各方面的变革。”重科院超导科技研发中心主任助理张鹏介绍,如果有了这项新技术,今后人们的长途出行,将变得非常简单。城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洲际之间,联系将更加紧密,人员流动会更加频繁。
此外,对于物流也是一大变革,货物流动、经贸往来将更加频繁。早上在北京订的货物,重庆一天之内就可以收到,真正变成了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