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荣在接受记者采访。
感言:不要轻言放弃,这样才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简历:董世荣,1965年生,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199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国家经贸委工作。2005年辞职创业,现任北京荣德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重庆频道消息 他从酉阳一个偏远小山村走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名牌大学,更进入国家机关做到了正处级干部,但为了理想,却选择放弃“金饭碗”,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终于闯出了一番不小的事业。他就是北京荣德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董世荣。
不久前,记者来到北京,见到了这位从小山村里走出的逐梦人。
与记者想象中不同,作为集团一把手,董世荣的办公室没有豪华的装修,略显凌乱。董世荣说,他是大山里出来的孩子,简单朴素、勤俭节约才是他的风格。
从小就梦想着要“走出大山”
1965年,董世荣出生于酉阳桃花源镇天山堡村,这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小时候,想要吃一碗白米饭,都是一种奢侈的愿望。”董世荣告诉记者,村子在半山腰上,从家里到场镇,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由于贫穷,家里吃不起白米饭,一年四季都是吃玉米、土豆。
作为山里的孩子,董世荣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1982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专业。因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
4年后,“不安分”的董世荣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启一段新的生活。1993年,研究生毕业的他进入国家经贸委工作。
此后12年里,工作勤奋、吃苦耐劳的董世荣屡获提拔,很快成为一名正处级干部。
从零开始,打造知名出版集团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董世荣又开始“折腾”:放弃“金饭碗”转而自行创业,要在出版业闯出一片天来。
董世荣内心的创业冲动,源于读研时的一次经历。他当时参与了导师一本著作的出版,熟悉了一本书从写作到付印、上市的全过程,从此喜欢上了这一行。
尽管心里有所准备,但董世荣依然低估了创业的艰辛,为此吃尽苦头。
“创业启动资金一共不到2万元,刚开始经历了一系列失败,这笔钱很快就没了。”董世荣回忆说,那时他不得不四处举债维持公司运转,“最艰难时我们欠印刷厂7万多元,到了该支付的时候却没钱支付。印刷厂找上门来追债,我只能躲着他们。”
好在经过多次努力,董世荣终于成功出版了《中国统计全书》,赚到了第一桶金。
2006年恰逢教辅材料市场火热、前景大好,董世荣经过一番调研发现,全国教辅书籍市场十分巨大,而分这块“蛋糕”的出版机构却并不多,于是他决定进军教育出版行业。
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董世荣带领团队推出“荣德基”系列教辅丛书,一举在教辅书籍行业站稳了脚跟。此后数年里,又先后出版了《点拨中考》《点拨训练》《典中点》等一系列全国畅销的教辅书籍,在此基础上组建起了北京荣德教育科技集团并将其打造成一家知名出版集团。
对教辅书籍功能有着独到理解
“目前我们集团主要有四大业务:一是出版,二是教师培训,三是印刷,四是图书发行。”董世荣介绍说。
仅教辅书籍出版这一大业务,北京荣德教育科技集团就有一个数百人的团队。其中许多资深教师参与教辅书籍的编写研发,这些资深教师均在一线教师岗位工作多年,熟悉学生需求,也十分了解我国教育现状。
多年从事教辅书籍研发的经历,让董世荣对教辅书籍的功能和作用有着深入而独到的理解。
“教辅书籍没有第一第二之说。不同的孩子,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辅书籍。”董世荣认为,好的教辅书,一定不只是教孩子做题,而应该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孩子掌握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
“比如体验性作文的撰写,我们的教辅书一般会设计一个行动计划,让孩子去实地感受,再回头来写作文。”董世荣说,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听过鸟叫,却被要求写一篇描写鸟叫声有多么美妙的文章,他肯定会感到困惑,“再比如教孩子丈量学校操场,我们会教孩子先测量自己的步幅,再让孩子实地走一走,看看操场一圈走下来要走多少步。”
董世荣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正全力开拓教师培训方面的业务,希望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使更多的孩子受益。
希望回渝办一所“不一样”的学校
“油豆腐、腊肉、火锅……”说起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美食,董世荣张口就说出好几种来。他虽然在北方定居多年,但在生活中依然酷爱吃辣。
因为父母依然在老家生活,孝顺的他每年都要抽空回家至少两次。
重庆这些年的变化特别是交通的改善,给董世荣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以前从外地回到天山堡村需要几天几夜,现在有了火车、飞机,酉阳也通了高速路,一天之内就能从北京回到村里去。
“我一直有个理想,就是将来能回重庆办一所不一样的学校,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先进教育理念带给家乡的人们。”董世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