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在接受记者采访。
重庆频道消息 感言 对文学创作的追求,是我生命中最重要内容之一。
简历 陈勇,笔名陈家坪,1970年出生,长寿区龙河镇人,诗人、作家。有《诗习作》《主人与墓地》《眼中沙》等作品集,现任中国学术论坛网主编。
不久前记者在北京见到陈勇的时候,他刚刚结束在青海的一次采风回来,接下来又将受邀前往新疆参加《南方周末》和中石油公司组织的一个非虚构性写作计划。
陈勇有点忙。“但和大多数文艺创作者一样,事实上,我更喜欢随性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状态能给人以更多创作灵感。”他这样告诉记者。
小学时便爱上写作
陈勇自认为与文字、写作有缘。
“早年我上小学时,有一次语文老师要求写一篇颂扬‘石灰精神’的作文。通过父亲的讲解,我明白了石灰的生产过程、特性、用途及其象征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可贵精神,写出的作文得到老师表扬,很是开心,从此喜欢上了写作。”
出生于普通农家的陈勇,虽然痴迷写作,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太差,他甚至没有机会上高中。
初中毕业后,他辍学了,开始打工挣钱养家。
上世纪80年代初,越来越多年轻农民放下锄头,走进工厂、城市寻找机遇。陈勇的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经亲戚介绍,他进入一家塑料厂当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回收流水线上的各种废料,再开动机器将其粉碎。生产车间内弥漫的粉尘和巨大的噪音令人难以忍受,一个月后,陈勇辞职回家了。
在家务农期间,陈勇也没舍得放下手中的笔,没舍得放弃心中的写作梦想。只要有时间,他总爱将所见、所闻和所感写成文字,给报纸副刊投稿。
在街坊邻居眼中,这简直就是“不务正业”。但陈勇不以为意,乐在其中。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陈勇坚定了信心,决意将写作“进行到底”——他参加当地某报举办的“美丽家乡”征文活动得了奖,作品还在报纸上发表了。
时至今日,陈勇说起那段往事仍激动不已,“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就像是打了鸡血般,十分激动,十分兴奋!”
怀揣作家梦赴成都
1990年,陈勇经朋友推荐到涪陵《乌江》杂志社应聘,想要当一名打字员。
打字员本来是不需要具备写作才能的,但该杂志社主编看了陈勇的一些作品后觉得不错,有心帮这年轻人一把,便将他留下了。
从此,陈勇真正走出了农村。
“为了节约开支,我买了张折叠床放在办公室,吃住都在里头,不上班的时候就埋头写文章、写诗。”他回忆道,通过杂志社这一全新平台,很快结识了一批当地诗人、作家,以及数量众多的文学爱好者,眼界渐开。
与此同时,陈勇又下苦功夫勤学苦练,逐渐弥补自己在写作功底、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不足。
“我天生不是个安分的人,一段时间后便想着到‘更大的地方’去看一看、闯一闯,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陈勇回忆道,1992年,他一咬牙辞掉在《乌江》杂志社的工作,怀揣作家梦雄心勃勃地前往成都,要静下心来在这座文化名城写上几本畅销书。
进入北大“蹭课”一年
抵达成都后,陈勇很快就进入创作状态,从早到晚泡在图书馆查资料、找选题。可是籍籍无名的他很长时间里一直没能引起书商的注意,耗费许多心血准备的选题也得不到认可。
不过陈勇没有气馁,在一次次碰壁后依然坚持不懈,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有一个书商觉得某选题不错,愿意与他进行合作。
大约半年后,书稿完成,如期出版付印,销量达5万册。
陈勇在成都算是站稳脚跟了,几年时间后,还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创意公司。
不过,十几年后回过头去审视,对于那一段创作经历他有了不一样的评判:“那时候的畅销书写作不过是一种谋生手段,多属急就章,迎合市场的意味太重,写出来的东西和文学没有太大关系。”
1997年,不满足于现状的陈勇选择离开成都,进京开始了别样的求学生涯。
在整整一年时间里,他租住在北大附近,一有空就到北大“蹭课”,旁听哲学、历史和文学方面的课程,甘之如饴。
“那时候的我,内心充满理想主义,追求自由自在的写作,渴望提升、充实自己。”陈勇回忆道。
笔名“陈家坪”的由来
1998年,在北京待了一年之后,陈勇受朋友邀请远赴新疆,进入新疆经济报从事编辑工作,算是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2000年,他回到北京,在北大在线新青年网站任学术频道主编,“笔名‘陈家坪’就是那时取的,借用了重庆陈家坪这一地名,从此沿用至今。”
2005年,陈勇与朋友共同创办中国学术论坛网,开始致力于学术传播。
“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朋好友,总让人深深怀念。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外漂泊,对家乡的思念,犹如一杯烈酒,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醇厚起来。”陈勇这样向记者倾诉。
事实上,这些年来他经常忙里偷闲,抽时间回家乡待上一阵,少则十几天,多则数月。“家乡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一份浓浓的乡愁,更有取之不竭的创作灵感。”他说。
“这些年重庆发展迅猛,变化很大。以前从主城到长寿坐车时间长达5个小时,现在连两个小时都用不了。”陈勇感叹。
今晚,重庆卫视同步播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