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网 网讯 中国企业到欧美市场“买买买”刷头条的新闻仿佛就在昨天,如今,监管的双手已经开始甄选那些“淘气”的套利资本,引导投资走向实体经济。今年以来,伴随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外汇储备规模也在不断下滑,中国监管机构开始逐步收紧审批,控制资本外流,为去年开始一路火爆的中国对外投资降降温。
这双手从年初隐性的窗口指导,到本月初,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连续公开发布通告,监管层已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
事实上,中国企业具相当规模的海外投资一般需要经过这四个部门的三道门槛:备案与核准、项目可行性、银行换汇额度。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司长周柳军27日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期间对第一财经记者描述其一个多月来,对那些意向海外投资项目进行甄别监管的心路历程。
“我们要让好孩子走得更稳、更健康。”他说,“我们进行的真实性审核,不是审批,而是(企业)投前,(给它们)做一下体检。”
如何甄别套利资本
根据目前的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到商务部主要进行的是合同备案与核准。谈到真实性审核初衷,周柳军强调,中国对外投资应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引导企业向实体经济投资,让企业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投资技术、品牌、渠道和市场。
周柳军表示,在真实性审核中,他们发现,存在一些企业在非主业领域的大额投资、非理性投资,以及“母小子大”的情况。
“体检要指标,我们主要以自然生成材料形式审查。”他说,“大概有八种。”
比如,若企业有意投资海外,肯定不是一时决策,应当会请有公信力的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并形成市场份额、发展水平分析的报告。境外要设企业,也会有章程。若是上市公司去海外投资,会有董事会管理层决策的材料,那么董事会会议记录原件需要提供,还有半年和季度的最近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
“我们会重点关注负债率,不能国内欠一屁股债,还去国外投资。”周柳军说,“我们会看资金来源、财务状况,提醒企业,审慎决策。”
在提供以上所有材料后,企业需对其提供的材料做一个真实性承诺。“不要小看这个承诺,这是企业作为法人信用的彰显。你如果承诺了,我们有事后(监管)。”在事后监管中,他尤其介绍,商务部遍布海外的当地经参机构,在提供服务之余,也会帮助跟进投资是否真实。
“比如,如果一家企业投制造业,但一年两年都不见动静,资金却出去了。经参机构就会跟进,这是否遇到困难,是否需要帮助和协调?”周柳军说,事实上,若材料完整提供,真实合理,包括一些并购项目,受理之后,很快就会备案结束。
推动出台相关条例
在周柳军看来,推进立法,从国家层面推进制度设计,则是下一步的计划。他表示,商务部下一步将推动出台《境外投资条例》,研究制定加强境外投资管理政策,做好真实性审查。
周柳军表示,商务部还会推动出台《关于加强对外投资合作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加强“走出去”合规性审查和境外大项目协调,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工作考核。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前几日在中国国际商会年会中,对“走出去”提醒说,现在虽然是两位数的增长,有两万家企业开展了国际化进程,但和发达国家相比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还很少,企业的实力和经营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而从发展效益和质量来看,他认为,有部分企业“走出去”存在着盲目性,确实有一些企业力不从心却非要“走出去”,还有一些企业经营不规范,给企业的声誉和生产经营带来影响,需要高度重视。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14年我国实际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利用外资的规模,中国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从数据上看,今年年内中国企业“买买买”依然成效卓著。
2016年1~11月,中国企业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1617亿美元,超过2015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55.3%。其中,通讯、制造业对外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49.9%、151.9%,美的集团收购德国智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集团等跨国并购成功实施,红狮水泥印尼水泥生产线等制造业投资项目顺利推进;石化、电力领域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同比分别增长80.7%、34.2%,上海电气埃及汉纳维燃煤电站等重大项目启动实施。
截至2016年三季度,我国企业共在36个国家建成初具规模的合作区77个,累计投资233.9亿美元,入区企业1467家,创造产值665.1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5.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9.7万个。
周柳军说:“下一步,我们希望企业放胆到国际大舞台,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竞争力,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做贡献。”
(来源:第一财经,本文摘取原文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