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梦正向记者介绍华西都市报。
重庆频道消息 赵晓梦,合川人,199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资深传媒人。获得全国及省级文学与新闻奖60多个,出版个人著作5部。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报业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
■ 感言:重庆是座英雄之城,有特别多的历史故事,我想为它创作长篇文学作品。
凭借过硬的文笔,他为自己争取到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凭借满腔热忱,他从实习记者干到了报纸的常务副总编;对梦想的执著,他在进入中年实现了诗人梦。
他就是赵晓梦,出生在合川、逐梦在成都的重庆崽儿,一位热爱新闻的媒体人。
7月中旬的一天,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大楼内,记者见到赵晓梦,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
“文学青年”被大学免试特招
1973年,赵晓梦出生在重庆合川盐井镇的一个普通人家。“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便给我讲安世敏传奇、双枪老太婆的故事,在这种民间口头文学的熏陶下,我自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赵晓梦说。
但真正激发赵晓梦创作的却是初中语文老师符政策,“当时符老师在班上宣布了一条‘政策’——谁在报刊上发表了文章,就奖励同样的稿费。”
这极大地刺激了赵晓梦的写作欲望,“我把之前听到的民间故事改编后投到《合川报》,并把发表后获得的5角钱稿费拿到符老师面前,没想到他真的又奖励了我五角钱。”
在老师的影响下,赵晓梦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初中三年,他先后在《合川报》、《中学生读写》、《重庆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成了合川小有名气的“文学少年”。
然而初中毕业的时候,一个难题却摆在了他的面前——除了写作出色,其他科目的成绩都很一般,无法进入重点高中。
怎么办?赵晓梦想到一个方法:毛遂自荐。
“我听说合川二中一位从盐井中学调过去的老师喜欢文学,我便带上在报刊上发表的几十篇文章来到他家,希望他能说服校长破格录取我。”赵晓梦回忆,“没想到这位老师还真被我的勇气和文采打动,主动向当时分管招生的副校长推荐了我。在他的帮助下,我如愿进入合川二中,成为该校第一个被破格录取的学生。”
赵晓梦在高中期间更加醉心于文学创作,甚至还创办了文学社。但随着毕业日期的临近,一个老问题再次摆在他面前——由于严重偏科,极可能考不上心仪的大学。
“我还是决定‘故技重施’。”赵晓梦说,他把自荐信和复印的作品、获奖证书等寄给了吉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后来被西南师范大学录取,成了重庆市第一个文学特招生。
从实习记者干到副总编
1995年大四的时候,赵晓梦到成都实习。凭着出色的文学创作经历,他顺利被四川日报选中,成为一名实习生。“老实说,我刚干记者那会儿心里还是有点慌,主要因为我刚来成都不久,人生地不熟。”
为了尽快熟悉成都的道路,赵晓梦买了一辆自行车,没事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熟悉路况的同时,也和巷子里的居民聊天,寻找新闻线索。半年过后,赵晓梦不仅成为“成都通”,也写作了不少优秀的稿件,并顺利转正,成为华西都市报社会新闻部的一位记者。
在20年的记者生涯中,赵晓梦参与报道过不少重大事件,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1999年在北京报道国庆50周年庆典。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心里有些打鼓。作为地方媒体记者,到北京采访国家级重大主题活动,对我而言是一个机会,也是挑战。”赵晓梦说。
“到北京刚住进酒店就开始焦虑,不知道每天报道啥。”回忆当初,赵晓梦十分感慨。
赵晓梦通过人脉关系积极联系采访对象,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几天精心准备,赵晓梦拟出了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10月1日当天,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边看着电视直播,一边根据采访提纲写稿。写完一张纸,撕开,放进传真机,又写完一张,撕开,又传……”赵晓梦回忆,后来同事告诉他,当天在办公室接收他的传真稿件,用了整整两卷传真纸。
10月2日,赵晓梦在北京采写的2万多字稿件正式见报。“我当时就如同初中第一次拿到稿费一样兴奋。”赵晓梦说。
从记者、一级记者、编辑、主编、编委、副总编辑到常务副总编辑,20多年的时间里,赵晓梦换了很多岗位,但他仍像一线记者一般,对新闻充满敏锐性。在送记者时,赵晓梦看到报社附近发生一起车祸,他第一时间就拿起手机拍照,并联系记者写稿。
中年提笔写诗
圆了诗人梦
在网上查阅赵晓梦的资料,发现他更多是以诗人的形象出现,还在2015年出版了自己的诗集《一夜过后》。
“其实我很早之前就有做个诗人的梦想,但繁琐的工作却让我不得不搁置这个梦想。”赵晓梦说,早在1994年,还在上大学的他,就加入了重庆市作协。1995年加入了四川省作协,但后来由于报社工作过于繁忙,只能暂时放弃了文学梦。
“2012年在北京大学进修重新唤起了我的诗人梦。”赵晓梦说,在进修的半年里,我从繁琐的杂事中解脱出来,有时间来观察生活。“北大未名湖畔的美丽风景激起了我写作的欲望,在短短半年里,我写了近10万字的日记,也写了数十首诗歌,用完了23支签字笔芯。”
从北京回来后,赵晓梦一发不可收拾,在两年时间里先后创作了数百首诗歌,2015年12月21日,诗集《一夜之后》正式结集出版。此后,赵晓梦的作品不但上榜四川省作协“2015年度作品影响力排行榜”,他还获得第25届“东丽杯”全国鲁藜诗歌奖、《西北军事文学》优秀诗人、四川省文联《现代艺术》2015年度十大作家、湖北省文联《中华文学》2015年度优秀诗人、《攀枝花文学》2015年度诗歌奖。这位曾经的“文学少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诗人梦想。
赵晓梦告诉记者,对故乡重庆的思念之情是自己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这些年,每当我思念故乡,我就把这种思念之情化作诗句。”
采访的最后,赵晓梦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写了不少关于重庆和合川的诗歌,但他更想为家乡创作一部长篇文学作品。
“重庆是座英雄之城,有特别多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这些都可以写进我的作品里。”赵晓梦说,他已经开始从老乡们口中收集素材,“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让更多人认识重庆,喜欢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