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10月11日6时11分,95岁高龄的华语歌曲词坛泰斗庄奴(本名王景羲)在渝安然辞世。
当日,陆续有亲朋好友及歌迷前往位于沙坪坝区的新桥安乐堂德厚苑吊唁庄奴。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目前灵堂不对外开放,13日至14日公众可前往吊唁,15日上午举行庄奴告别仪式。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在与庄奴有过交往的人心中,这位老人不仅能写一手好歌词,更是一位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君子。他的温厚、儒雅、彬彬有礼,令人见之难忘。
词坛泰斗亦是谦谦君子
追忆庄奴,“谦谦君子”成为人们最常提到的一个词。
“这是一个浸透着传统文化教养的老人。”1988年,庄奴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来渝,本报副总编辑姜春勇成为重庆媒体采访庄奴的第一人。这次采访,令他至今难以忘怀。
姜春勇回忆,当时庄奴住在重庆宾馆(现新万豪酒店)。敲开房门后,看见庄奴站到门口,双手垂放于身侧,向他深鞠一躬,“姜先生好。”
釆访中,庄奴讲一口绵柔的普通话,不急不徐、娓娓道来。临走时,庄奴又把姜春勇送到电梯口,再度鞠躬,“谢谢您,姜先生慢走。”
时隔20多年,姜春勇已不记得当时与庄奴交谈的内容,但老人那儒雅、谦逊的风度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有类似感受的还有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1992年,他指导重庆电视台拍摄一部三峡题材的片子,而庄奴为该片的插曲写歌词,二人因此而见面。
当时,《甜蜜蜜》、《小城故事》等歌曲已经家喻户晓,在见面前,蓝勇对庄奴这位名人感到非常敬畏。
“没想到,我们为庄老介绍三峡的构造和历史时,庄老一边听一边微笑着哼起了曲子。”蓝勇说,老人随性、平和的态度,打消了他的紧张情绪,也让他至今难忘。
62岁的市民罗范民告诉记者,庄奴非常谦和亲切,“我既喜欢他写的歌词,更敬重他的为人。”
1996年3月,家住储奇门的罗范民在自家的推拿诊所里见到了庄奴。罗范民本来就是个音乐迷,喜爱邓丽君的歌曲。初见庄奴,他既激动又紧张。和蔼可亲的庄奴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两个人很快就聊开了。后来,庄奴还与他及家人一起合影,并赠送了他一本亲笔签名的《庄奴歌曲集》。
罗范民说:“庄奴虽成名已久,但平时还是唐诗宋词不离手,来做推拿时也将它们随身携带,言谈中能感受到他的博学,这让他十分敬佩。
年过九旬仍然幽默健谈
2012年起,庄奴受邀长住璧山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养护中心。在养护中心副院长邓庆的记忆中,年过九旬的庄奴仍然笔耕不辍,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庄老经常坐在窗边,手边放个小本本,想到什么就马上写下来。”邓庆记得,庄奴对璧山的青山绿水十分喜爱,平日里经常参加养护中心举办的活动。有一年养护中心举办金婚节,庄奴担任几对金婚老人的证婚人,他幽默的言语让全场欢笑不已。
邓庆回忆,每当在养护中心遇到老人和工作人员,庄奴总会双手合十,主动跟他们打招呼。晚间,庄奴常常会与好友聊天打牌,生活得闲适愉悦。
经典之作承载人们的思念
“庄老的歌词,富于文学色彩,优美动人,堪称经典。”11日下午,记者在新桥安乐堂门口见到了前来吊唁庄奴的重庆歌迷朱文远时,他是这样评价庄奴的。
朱文远一直非常喜爱庄奴的歌词,《小城故事》、《踏浪》等歌词早已烂熟于心。2014年,他有幸结识庄奴,老人的君子风范更令他景仰。
朱文远透露,重庆歌迷将会组织歌会等活动,演唱庄奴的经典之作,以此来纪念这位华语乐坛的大师。
而对庄奴的重庆徒弟秋铃来说,唱好老师的歌更是意义深远。
“老师既严格,又慈爱,他的教诲我永生难忘。”秋铃记得,今年中秋节时,她回渝探望庄奴,老人已卧床不起,没想到这却成了师徒间的最后一面。秋铃说,唱好老师写的歌,也是作为学生对老师最好的纪念方式之一。
庄奴简介
1921年 出生在北京 1939年 进入中华新闻学院学习 1949年 到台湾。此后当过记者、
编辑,演过话剧
1958年 开始创作歌词,终成一代词坛泰斗
1992年 与重庆居民邹麟结婚,成为“重庆女婿”
2012年 被授予“重庆荣誉市民”称号
2014年 被授予“重庆市璧山区荣誉市民”称号
2016年 在重庆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