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元在接受采访。
重庆频道消息 刘兴元,重庆巫山县人。上世纪90年代中专毕业后即外出务工,最终在青海扎根,为当地建设了多处地标性建筑。2015年,他又在重庆创办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为重庆初、高中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咨询服务。
■ 感言:重庆人敢闯敢拼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尝试新事物。
“一直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人生的精彩在于坚持!”43岁的刘兴元在回顾自己多年在外打拼的经历时这样对记者说。
22年前,刚刚中专毕业的刘兴元不甘于平淡的生活,决意走出大山到外面闯一闯,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此后,他常年奔波在外,最终在青海西宁落脚,并承建了当地多个地标性建筑,获得过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如今,他又把目光转回家乡,创办了一家互联网企业,为职业教育奔走。
怀揣梦想走他乡的中专生
1973年,刘兴元出生在重庆市巫山县抱龙镇泉水村。大山里的老家,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下雨天一不小心就会摔个鼻青脸肿。“即使这样,我还是渴望读书。”刘兴元说。
1994年,刘兴元从万州某中专毕业。因学习的是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就业虽然不成问题但收入较低。为此,他决定去外面闯一闯。他听说北京的机会多,是个适合打拼的好地方,于是他身揣300多元钱去了首都。
在北京,刘兴元像许多“北漂”一样吃尽了苦,“做过业务员、推销员,给人家装修做小工,还在广告公司学过设计。”
“最苦的时候,我睡过火车站和地下通道,饿了就啃大饼。”刘兴元一度想要放弃,但最后都忍住了。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样回去哪有脸见父老乡亲。他觉得只要朝着梦想前进,离成功就不会太远。
转了多个行业后,刘兴元最终进入建筑领域。至今,他还记得第一天上工地的情形:他穿了一件花衬衫,皮鞋擦得油光锃亮。这样的装扮让他和工人们格格不入,公司领导也觉得他不适合搞建筑,打算辞退他。
刘兴元急了,当场向上司发誓——半年熟悉全部流程!“之前学的是农业,建筑领域是两眼一抹黑,只能靠最笨的方法去学习。”刘兴元说,当时自己只能跟着老乡学,从泥瓦工到建筑设计,一样没落下。6个月内,刘兴元终于熟悉了所有工种。初入门的经历,对他日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辛苦最终没有白费,他得到了工地质检员的工作,并一路做到了项目经理。2009年,刘兴元组建了自己的施工队,几次参与重大工程,先后与中建一局、二局和八局等建筑领域的龙头企业合作,承建了酒店、办公楼、购物广场等多个工程。
转战青海、甘肃拿下鲁班奖
因为出去得较早,加上行业关系,刘兴元的队伍汇集了众多重庆人。最多时有来自万州、巫山、梁平和垫江等地的500余位老乡,涉及工地上所有工种。2013年3月,经朋友介绍,刘兴元带着大家转战到了青海省西宁市,承建市中心的一座商业综合建筑。
“一度认为西部大开发,西宁的市场前景很大。”刘兴元介绍,虽然当地有后发优势,但困难也很多。因为海拔高的原因,大家很不适应,有的水土不服,有的高原反应严重,一时间人心惶惶。刘兴元和他的搭档只好分头说服大家,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外,工期中的麻烦更多。青海的冬季时间长,为了赶工期就必须得在寒冷天气下施工。高原上冬季施工最麻烦的就是结冰。为此,他们只能采取封闭增温的方式施工,这样就造成建筑成本大幅提高。然而,合同已经签好了,没办法增加预算,又不能降低工人工资,多出来的成本刘兴元只好自己承担。“西宁的第一个工程基本没赚钱。”他说,做工程一定要讲信誉、保质量,正是当初的举动为其打开了市场。
接下来,刘兴元的企业陆续承建了西宁新华联广场、万达广场等多个地标性建筑,并向甘肃拓展业务。这其中,刘兴元最看重的就是位于兰州的一个酒店工程,“不久前才拿下中国工程鲁班奖。”他自豪地说,该奖项是国内工程领域的最高评价。这既是对自己过往的肯定,又是未来发展的动力。
投身家乡教育的不了情
如今,刘兴元已经完全习惯了青海的气候和工作方式。然而,人在外,时刻挂念的依然是重庆的山山水水。每次想家时,他都会自己煮一碗重庆小面。
除了小面,每次从家出来,他都会带上香肠和腊肉,陪伴自己闯天下。3年前,他还在西宁开了一家重庆火锅店。现在,这里不但发展了众多当地食客,还成为在青海的重庆人的“伙食团”,当地重庆商会也在此发起成立,刘兴元则当选为商会副会长。
刘兴元对家乡的情结,不止于此。身系家乡的他,关注最多的还是家乡的教育。老家一朋友的孩子入读了一所没有资质的职业学校,没读几天书就被拉到工厂干活,这件事对刘兴元触动很大。“之所以出现这类情况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他想要自己破解这个难题。
2015年夏,刘兴元和几个朋友,共同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了千层云网络科技公司。今年4月,公司旗下的职业教育咨询服务平台上线,联合了15家正规的国家级、市级职业技术学校,使初高中学生、学校和企业无缝对接起来。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帮助1200多名学生顺利入读职校,并启动了相关贫困生职教资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