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唐远炎,澳门大学科技学院电脑与资讯科学系讲座教授,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曾任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模式识别及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因在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而荣获2005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感言:不管身在何处,不管能力大小,都要想到身上背负的责任感,想到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3月16日,当记者在澳门大学科技学院见到唐远炎时,他把我们当成了久未见面的老乡,热情地用四川话跟我们摆起了龙门阵,浑然忘记了采访主题。谈到兴头处,他爽朗大笑,完全不顾架设在一旁的摄像机。
其实,这位73岁的可爱老头是国际模式识别领域的知名学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大量引用,他提出的模式识别文本分析和理解的理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模式识别实际系统。因在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他还于2005年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我和重庆有着30年的情缘!”唐远炎告诉记者,青年时在重庆求学的经历,让他打下了从事计算机研究的基础,而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也是在重庆度过的。
只身赴海外求学,只为带回先进技术报效祖国
1943年,唐远炎出生在四川成都,家里四兄妹,他是老大。从懂事时起,他便表现出了对于无线电的强烈兴趣,家里的收音机被他拆成一个个零件,又一一组装还原。
后来,由于父亲工作调动,他随父母迁往四川乐山居住。中学时,他的数理化成绩优异,1961年参加高考的他报考了重庆大学无线电系并被录取。
在校期间,唐远炎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靠着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大学期间,他已在当时国内无线电通信权威杂志《无线电》上发表过好几篇文章。
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唐远炎被分配到当时的第七机械工业部,从事航天研究工作。研究之余,他仍醉心于无线电,一下班便埋头在一堆零件中拆拆装装。
上世纪七十年代,电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还是奢侈品。他却自己买来各种零件,组装出了各式各样的电视机:最小的只有一本书大小,大的有十四英寸,分送家人。
智能计算机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当时国内计算机行业相对落后,要学到更先进的技术,就必须“走出去”。1981年,在获得北京邮电大学与邮电研究院联合培养的系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后,唐远炎萌生了出国学习先进技术,将其带回祖国的想法。经过多次申请,1982年,他终于拿到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康考迪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奖学金。那一年,他离开妻女,只身前往蒙特利尔。
“无论国外有多好,我都要回到祖国”
刚到加拿大的唐远炎很快陷入困境:当时他的英语水平很差,无法与当地人进行交流。加上学校一年的学费要4000多加元,相当于2万多元人民币,这对于此前在国内每月工资仅56.5元人民币的他来说,不啻于天文数字。
那段时间,围绕他的是孤独、困惑、语言不通,加上沉重的经济压力,他一度想退缩,而留住他的正是模式识别技术。唐远炎告诉记者,当时中国的人工智能才刚刚起步,与国外差距很大。在加拿大学习时,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人工智能中的重要分支模式识别。尽管那时的模式识别技术还停留在文字识别阶段,但他敏锐地看到了这门科学的前景:如果将来人脸、图片、语音等都能通过计算机技术识别,那人们的生活将出现多大的变化?
“我要学会模式识别技术,并把它带回祖国去!”他想。
为了解决学费和语言不通的问题,他去加拿大人家里应聘“baby-sit”(临时保姆),帮助他们照看小孩、做中国餐。他还去饭馆洗餐具,给老师做研究助理来挣得学费和生活费。
靠着打工的收入和学校的奖学金,他完成了在加拿大的学业,于1990年获康考迪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哲学博士学位。学习期间他还热心为留学生服务,被选为留学生联谊会副主席。1987年5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杨尚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加拿大时,他作为留学生代表被接见。
完成学业后的唐远炎获得康考迪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研究员的职位,继续从事他所醉心的模式识别研究。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始终牵挂着自己的祖国。“无论国外有多好,我都要回到祖国!”他暗暗下定决心。
模式识别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1995年,香港浸会大学聘请唐远炎担任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当时的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加拿大,在香港和他的团队一起致力于模式识别和图像分析基础理论研究。2011年,他又来到澳门大学担任科技学院电脑与资讯科学系讲座教授,从此定居澳门。
在普通人看来,模式识别和图像分析是高深的科学领域,其实,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唐远炎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的模式识别技术飞速发展,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人民币防伪系统、超市条形码、二维码、指纹锁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等都是模式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他所从事的模式识别基础理论研究,就是这一切应用技术的根基。
靠着在国外打下的扎实基础和夜以继日的刻苦钻研,从2000年起,唐远炎和他的团队研究成果开始“井喷”:他先后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大量引用;他提出的模式识别文本分析和理解的理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模式识别实际系统。同时,他还担任《小波,多尺度分辨,及信息处理国际期刊》等多本国内外著名刊物的主编、副主编职务,兼任包括重庆大学在内的国内十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因在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2005年,他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重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地方”
尽管已在模式识别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唐远炎却从没忘记过人生目标开始的地方——重庆。
唐远炎告诉记者,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与他青年时在重庆求学的经历密不可分。从1961年至1968年,他一直在重庆读书、生活。至今他还记得,每次从牛角沱乘公交车去沙坪坝时,远远便能看见当时“鹤立鸡群”的7层高楼——重庆大学第六大楼的情景。
唐远炎说,在重庆的7年是他求知欲最为旺盛的时期,也正是在重庆求学期间,他确立了一生从事科研的人生目标。
完成学业离开重庆后的他仍与重庆保持着密切联系:1993年,他受聘担任重庆大学计算机系客座教授。2005-2011年兼任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每半个月往返于香港和重庆之间。如今,他虽然因年龄原因从重大计算机学院院长岗位上退下来,但仍在重大担任博士生导师,仍在带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仍然每个月回重庆一次。如此算来,他与重庆已经结下了30年的情缘。
在重庆期间,唐远炎养成了爱吃重庆菜的习惯,回锅肉、鱼香肉丝、怪味鸡都是他的最爱。在加拿大打工时,他还为雇主做过重庆菜,很受欢迎。
“重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最熟悉的地方,也是对我人生影响最深远的地方。”唐远炎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