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张克雷,父亲生于重庆,母亲是匈牙利人。2008年,他首次来渝寻根;2016年,他获得西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学位,荷兰驻华大使凯罗和荷兰驻渝总领事施柏青专程前来旁听他的答辩会。
重庆频道消息 6月23日,西南大学体育馆,一位外国小伙从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手中接过博士学位证书。他叫张克雷,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荷兰人,但他的家族却跟重庆有着深厚的渊源:他的父亲出生于重庆,爷爷曾在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工作。
8年前,他来到重庆寻找祖辈们的足迹,却意外对中荷近现代外交关系产生浓厚兴趣。2012年,他申请攻读西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课程,并成功被录取。如今,他成为该专业第一位外国来华留学的博士毕业生。
八年前来渝寻根
“我的大姑、小姑和父亲都在重庆出生,并在重庆度过了几年童年时光。”张克雷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匈牙利人,全家目前生活在荷兰。1937年,身为北方人的爷爷和奶奶带着大伯来到重庆,爷爷一直在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工作。1945年1月,由于爷爷被派往荷兰当外交官,举家迁去荷兰。
“来这里之前,重庆只是父亲护照上出生地一栏的地址,而我对重庆更是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张克雷说,在父亲绝大多数证件和个人资料上,如护照、身份证、结婚证甚至驾照,出生地都标有“Chongqing”(重庆)两字。
张克雷尝试从父亲口中了解重庆,但由于父亲在1岁时便跟着爷爷、奶奶到了欧洲,对重庆知之甚少。这更加勾起了他的好奇心。2005年,他辞去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做了6年的律师工作,来到北京学汉语。2008年4月,他第一次来到重庆“寻根”。
在渝中区新华路人民公园一隅,张克雷按图索骥,找到了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之后又去了重庆市档案馆,找到了一些关于爷爷和大爷爷在国民政府外交部工作的零星记录,这让他既激动又兴奋。
重庆已成第二故乡
半年后,张克雷第二次踏上了前往重庆的旅途,这一次跟他同行的还有新婚妻子郭婷婷。
“我把度蜜月的地方选在重庆,就是想让妻子看看我们家族生活过的地方,听听祖辈们的传奇故事。”张克雷说,他俩一起去了三峡博物馆、磁器口、大足石刻、南温泉等地方,让他没想到的是,妻子跟他一样热爱重庆,特别喜欢吃火锅。
一年之后,张克雷受邀到重庆大学担任外教,夫妻俩便一块来重庆定居。2011年,张克雷的第一个儿子在重庆出生,他给儿子取名为张杰仁。在儿子的护照上,出生地一栏写着“Chongqing”。
“重庆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张克雷说,5岁大的儿子已经能用汉语熟练地说,“我叫张杰仁,我出生在重庆。”
这个时候的张克雷,已经不只对家族史感兴趣,更想研究中荷近现代外交关系。2011年底,张克雷辗转给西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周勇教授发了一封邮件,表达了“拜师”的想法。同年的12月26日,周勇跟张克雷进行了简单沟通,此后他对张克雷的评价是“孺子可教”。
成功获得博士学位
2012年,张克雷申请攻读西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课程,并成功被录取。他也是该专业第一位外国来华留学的博士生。他师从周勇教授,成为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一员。
“研究历史,对我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张克雷说,他的硕士学位是法学,在荷兰莱顿大学获得,转行学历史并非易事。在学校,他得到了历史文化学院和国际交流处的帮助,学术视野得以开阔,同时也结识了一群有识之士。
“不够专业,就要更加勤奋。”张克雷说,四年来他到重庆、南京、台北和荷兰海牙等地的官方档案馆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到一些前驻渝外交人员那里收集资料,一共完成了三部著作。
“我的第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跟周老师合作关于‘战时重庆国际外交界’的双语著作的准备工作。”张克雷说,这本书名叫《走向平等:战时重庆的外交界与中国现代外交的黎明曙光(1938—1946)》,提供了一个以中日战争以及由此展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重庆国际外交界的概貌。2015年,该书已交付重庆出版社,将于2016年用中英两种文字出版。
四年来,他修完了学校规定的19个学分,并于今年6月获得西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学位。
■导师说
他是我最不担心的学生之一
张克雷完成了全部学业,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殊为不易。对一个华裔荷兰人来讲,能够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得如此透彻,得益于他的勤奋、执着和求新。
入门之初,我为张克雷制订了一个宏大的研究计划。当时我想,能完成80%就不错了,但今天已经全部变成了现实。
四年时间,张克雷完成了三部著作。其间他参加了本校以及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举办的学术研讨会,都有论文入选。同时还承担了荷兰国家的委托研究项目。
我们所培养的这位张克雷,已经成为中荷关系史的新一代研究者,成为中荷、渝荷友谊的使者。他是我这些年来所带学生中,最不担心的学生之一,他的开题报告已经成为我指导博士、硕士生的范本。记者 刘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