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是重庆两江新区推进内陆开放,释放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该区利用重庆保税港区获批国家贸易多元化试点改革,极大的推动了贸易便利化进程,今年1到4月份,得益于贸易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长江黄金水道的发力,保税港区仅水港进出口总额就达到19.49亿元,同比增长达189%。而通过改革,也促使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下降。
提高货物周转和通关效率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在2014年9月开展贸易多元化试点,为西部地区唯一一个。对于保税港而言,这项政策的意义就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企业不再只是做生产商,还可在贸易功能区内做贸易商了,企业进口的产品在特殊区域内就可以直接面向国内市场进行销售,免掉了区外注册代售企业的环节。
“企业被赋予了一般纳税人资格,在享受国家税收红利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保税港区原来的功能主要就是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没有贸易,要交易只能到区外进行。此前的功能限制,让保税港更多停留在物流加工层面,而贸易多元化的试点,释放了保税港区贸易服务的活力。借由这个政策,保税港区企业逐步由传统发展方式向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型,成为发展服务贸易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新业态的“试验田”。
据悉,目前,重庆保税港区的监管模式为“卡口围网”,而贸易功能区今后则更注重过程管理,即通过电子账册管理,明确货物状态,可以进一步提高货物的周转和通关效率。而在保税商品展示展销业务方面,一方面可发挥特殊区域仓储物流、分拨配送等功能优势,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服务贸易功能;另一方面,可减少流通中间环节的消耗,通过先销后税减轻资金占用,扩大企业利润空间。
同样,结合重庆保税港区的特点,重庆海关采用GPS定位系统和“预结关转关”的通关监管模式,在对保税港区出口货物进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现了“入区即退税”,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内陆地区企业出口退税滞后的问题,使出口货物转关核销率达到100%。
企业每年省百万元租金
“两江新区寸滩保税港的贸易多元化试点对企业来说,确实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重庆港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强表示。
李强介绍,多元化试点以前,保税港区没有贸易功能。港腾物流供应,需要在港区内外分别设置一个仓库,每个仓库还要配备人力管理运营。同时为了满足海关的监管要求,还要在港区内再成立一家公司。“不过港区内的公司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没法开增值税发票,这让我们的客户很为难”,李强表示,很多客户都指望增值税发票抵物流成本,但是发票开不了,只能无奈选择放弃。
一家公司要有两个仓库,要多花一个人力进行看管。进口与非进口货物,被分在不同的库房,企业面对国内和国外市场,就需要两个账目。由于库房性质不一样,向国内、国外发货时,还需要调配,这样两个库房之间又要产生装卸、运输等成本。
但寸滩保税港贸易多元化试点新增的“贸易功能”,允许保税、完税都在一个仓库,这样提高了利用效率,合二为一的库房,省去运输和装卸的成本。“光我们在港区内省下的租金每年就达几百万元”。李强说,多元化试点还省去库管人力费用,直接降低50%。
重庆中航物流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姜杨则介绍:“贸易功能区能够将非保税货物进入保税仓,预计能给客户节约15%左右的运营成本。”
创新五业态打通国内外市场
据悉,为实现贸易多元化政策与原有优惠政策的整合、叠加,达到1 1大于2的效应。寸滩保税港区依据自身实际和特点,创新发展了五种服务贸易发展业态:保税 展示交易、保税 跨境电商、保税 转口贸易、保税专业市场、保税 融资租赁。
其中,“保税展示交易”为全国14个保税港区率先开展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率先将展示展销功能延伸到保税区外的核心商圈。这对于扩大保税商品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很有好处。据悉,借由改革试点的东风,截至2015年底,重庆保税港区累计引进企业近1000家;2015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755.89亿元,而今年前两月,保税港区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交易额突破1亿,同比增长2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