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解放前主城市民生活用水哪里来?老重庆的茶馆里有哪些三教九流?……近日,一组川渝老照片在网络上传开。这组老照片是成都影像艺术中心在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和加拿大博物馆发现的。记者昨日联系到该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邹鹏,探寻这组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邹鹏说,这些老照片大多由当时加拿大来华传道士所拍,记录下18世纪、19世纪川渝地区的影像,历史最早的照片可以追溯到清朝。“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川渝人民的生活景象和文化氛围,以及古朴的街景。”
记者了解到,在这组照片中,关于重庆的影像大多是抗战时期的。另据重庆市图书馆特藏文献中心主任袁佳红介绍,目前记录重庆最早的影像资料是清末时期。
挑水工人
送水上门 货到付款
这组老照片中有部分影像记录下了挑水工人的身影。袁佳红告诉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前,主城市民生活用水、饮用水的主要来源,还是流经重庆的江河。当时主城人口35万人,两江码头上随处可见为居民提供挑水送水服务的工人。抗战爆发前,在两江码头上从事挑水工作的就有两万人。
直到1932年,主城才有了第一家自来水厂。由于水管、水表等设备从欧洲进口,普通百姓根本无力承担把自来水引入家中的成本,大部分人在需要用水时,都会拿着售水证到水站排队买水。
自来水厂的建立并没让挑水工这个行当走向没落。抗战时期,许多市民不愿去排队买水,便让挑水工到水站挑水,再把水送到家中。因此,在当时的街道上,挑水工随处可见。
当时挑水工的薪酬受到政策的约束。一份民国时期的资料显示:一里以内每挑不能超过两元;超过一里以上,每一里一挑增加一元。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买家会酌情给挑水上楼的工人一些小费。
三峡纤夫
赤裸工作 卑躬生存
解放前由于长江三峡地形险峻,行经船只靠船桨无法越过一些河段,三峡纤夫由此产生。
三峡纤夫是一个危险性很高的职业,早上出门晚上可能就回不来了,所以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大多来自穷苦人家。纤夫们的工作地点都在河道边的悬崖峭壁上,脚下的路如果能通过一个人便算得上宽敞,最窄处甚至只能踏上一只脚,失足落水对纤夫们而言是常有的事。
由于纤夫们工作时身体常常泡在水中,再加三峡地区人迹罕至,除了来往的船只很少有外人进来,因此纤夫们除冬天外都是赤裸身体工作。
因为三峡地貌复杂,拉一条船需要的纤夫人数会比平原地区更多一些。在目前已有的记载中,为拉大货船最多一次出动了200多名纤夫。
街头茶馆
名字雅致 包容九流
解放前,茶馆是重庆别具一格的风景线,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任何人都可以到茶馆里休息、聊天、会友,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社交场合。
虽然容纳三教九流,但那时的茶馆通常都有一个十分雅致的名字,没有丝毫世俗气息,如闹市里的江山一览亭、长江边上的数涛楼、佛图关上的听雨阁等。
与其他地方使用茶壶与茶杯不同,老重庆茶馆的茶具为传统老三件,即茶碗、茶盖和茶船,也就是以前常说的盖碗茶。另外,在当时的茶馆里,为客人泡茶和续水的茶师称作幺师,个个身怀绝技,斟开水三起三落,泡茶“头道发、二道冲、三道泡”一丝不苟。
老重庆的茶馆还有一个“吃讲茶”的习惯,也就是纠纷双方不愿走法律途径选择私了,到茶馆坐下来讲理。因此,旧时重庆人也把茶馆称作“理信铺子”。
重庆人爱喝茶,更爱在茶馆里摆龙门阵,不论街坊邻居还是萍水相逢,只要坐在茶馆里,都是聊天对象。在1947年3月《新民报》的统计中,全城316条街巷有2659家茶馆。
“抗战时期,沙坪坝区的茶馆还兼具重庆学生休息场所的功能。”袁佳红介绍,抗战爆发后高校内迁,沙坪坝林立的茶馆里到处都是备考的学生。
记者 易行 吴娟 见习记者 张刘峰 成都影像艺术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