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科在办公之余阅读介绍新疆文化的书籍。
刘成科,1974年出生于重庆綦江,1997年7月到新疆发展,创业领域涉及传媒、旅游、商贸、农产品销售等。2010年,他创办重庆新思路环卫公司,2014年改制为重庆新思路环卫股份有限公司,服务重庆与新疆两地。
■感言:如果说重庆是我的“生母”,新疆就是我的“养母”,希望能搭建起两地更多的纽带。
重庆频道消息 听过《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人,都会对“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这句歌词有很深的印象。汽车只能停在平地上,怎么会“跑”到八楼?
重庆綦江人刘成科却能一口答出这个问题。
“八楼是新疆乌鲁木齐的一个地名,得名于1958年建成、高8层的乌鲁木齐昆仑宾馆。二路汽车则是乌鲁木齐最早的公交车之一,在八楼有车站。”
2015年10月2日,刘成科带着记者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内走走看看,说起乌鲁木齐的街道、车站和各个地名,他都能娓娓道来。
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为何对乌鲁木齐如此熟悉?刘成科笑着说,如果说重庆是他的“生母”,新疆就是他的“养母”。对这两个地方,他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父亲病重,为改善家境勇闯新疆
直到上大学之前,“新疆”对刘成科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地名。
1992年,18岁的刘成科考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就读于地理系。从书本上,他知道了新疆这片富于神秘色彩的土地。辽阔的地域、丰饶的物产、特殊的气候让刘成科十分感兴趣。他查阅了大量关于新疆的资料,渐渐地,新疆在他心中形成了大致轮廓。
大学毕业后,刘成科被分配到綦江区中峰镇中学,成了一名教语文和历史的老师。平静的生活中,新疆也慢慢被他忘却。
然而,1997年6月,刘成科的父亲身患重病,家里的经济负担骤然加重。当时,刘成科的月薪仅有300多元,远远不够支付父亲治疗的费用。做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已经不能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了。而如果去重庆主城或者沿海发达城市打工,他的知识结构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焦急中,刘成科想到了新疆。那里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一定有能挣钱养家的机会!他当机立断,辞去中学教职,买了一张去新疆的火车票。
“老家人都对我说,你怕是傻了哟,连铁饭碗也不要了!”想起当年的决定,刘成科说,支撑自己的除了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便是一定要多挣钱帮助家里的责任感。
1997年7月,刘成科带着30多本书和100多元钱来到了新疆。虽然已有受挫的心理准备,但现实还是给了他当头一棒:由于人生地不熟,又是外乡人,没有人肯雇他干活儿。他到建筑工地自荐当工人,包工头一看他身板瘦弱,像个读书人,马上一口回绝。
“大概有半个多月,我每天早上6点就出发,在街上漫无目的地乱逛,一直到下午3点多才回住的地方,就希望能撞见一个工作。”刘成科至今还记得,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乌鲁木齐市里找到的,给一家小餐馆洗盘子。
从此,刘成科天不亮就起来洗盘子,晚上就睡在店里拼起来的板凳上。一天下来,他累得根本站不稳。但想到重病的父亲、忧愁的母亲,他硬是咬牙坚持住了。
“洗盘子不是我来新疆的目的,但通过洗盘子,我肯定能找到更好的机会!”怀着这样的信心,年轻的刘成科开始了在新疆的打拼。
踏实做事,走遍乌鲁木齐大街小巷
很快,刘成科就成了餐馆里最特别的洗碗工——空闲时,他不打牌,不睡觉,却喜欢去找报纸看,还不放过版面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不久,刘成科就在乌鲁木齐的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启事:一家兵团企业的影视策划中心招聘一名编辑。他立刻想到,自己有大学校报记者的经历,还在重庆本地的报纸上发表过作品,为何不去试试?他马上请了假,换了身干净衣服,前去面试。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十分正确。刘成科被影视策划中心录用了,月薪马上涨到1500元。一发工资,他赶紧给家里寄回一笔钱,给父亲治病。
工作了小半年后,刘成科已经对影视策划、广告传媒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也发现,比起坐在办公室里空想构思,实地走访反而能带来更多的灵感。就这样,他开始一点点走遍乌鲁木齐,去了解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八楼、二路汽车,都是他在那时了解到的。
1998年年初,刘成科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转变。他被一家新疆石化企业“挖角”,专职从事广告策划和推广,月薪也涨到了3500元。此后,他在新疆的广告策划行业一路前进,承接过中国环塔克拉玛干汽车摩托车越野拉力赛等大型赛事的策划推广,曾当选为中国广告协会户外分会副会长、乌鲁木齐商会常务理事等。
“最顺利的时候,我喜欢开车经过新疆的高速路,因为路旁总能看到我策划的广告牌。”刘成科回忆,当时,自己是家里当之无愧的顶梁柱。不仅事业蒸蒸日上,感情也一路顺风:2004年,他和女友在新疆结婚,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对新疆这位“养母”,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7年后,又一次令刘成科意想不到的巨大挫折袭来。2011年,由于环境限制,他的户外广告策划工作遭遇瓶颈,开始滑坡,父亲也在同年去世。他转而投资农产品,却因缺乏相关经验,最终在2014年结束了业务。
一夜之间,刘成科仿佛回到了刚到新疆的那种迷惘之中。自己不再年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路在何方?
搭建纽带,在重庆新疆发展环卫市政服务
这时,让刘成科重拾信心的,还是“生母”重庆。
2010年,刘成科的广告事业还很红火。他突然想到,应该为老家做些什么。经过考察,他在沙坪坝区成立了一家环卫公司,提供市政服务。
“当时想得挺简单,我是个农村娃,也愁过工作。开家环卫公司,就业门槛相对低,也能帮上更多的农村人。”刘成科告诉记者,这个偶然的决定,却让他在后来倍感庆幸。
2014年,刘成科携全家回到重庆,和母亲团圆,并将公司改制为重庆新思路环卫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在新疆多年打拼积累的管理经验和人脉,他很快将环卫业务从沙坪坝区扩展到綦江、永川、酉阳等地。
不过,刘成科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发展。他还想把重庆的“扫帚”扛到新疆——在乌鲁木齐也发展环卫业务。
“重庆人吃苦耐劳、做事踏实,在新疆也有很好的口碑。这是我能‘杀回’新疆的本钱之一。”通过与昔日合作伙伴的多次接洽,刘成科成功地将重庆新思路环卫股份有限公司的保洁团队带到了乌鲁木齐。如今,他还要定期“飞”回新疆,检查工作。他透露,如今,公司的产值已达3000多万元。
除此之外,刘成科又在谋划一项新的业务:把新疆的美味带到重庆。他已经多次到新疆生态大果园展示交易中心等机构进行考察,希望有一天能把新疆的各种水果和其他物产带回重庆,让父老乡亲们品尝,搭建起重庆与新疆两地更多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