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80后,重庆巴南人。2001年出国到新西兰留学,经历了艰苦的求学历程。毕业后在朋友帮助下,顺利找到工作。在有所积累后,和朋友一起收购了当地农场,过上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 感言:种种尝试,经过灌溉,最终都会结出梦想的果实。
重庆频道消息 “这一片是番茄,这一片是茄子,这是棵无花果树,还有这一畦胡豆,马上就要开花了。”2015年12月,在新西兰汉密尔顿市郊,郭田一一向记者介绍他的农场的布局。
在这片70多亩地的农场里,不仅有农庄、菜园、果林,还有大片的牧草,收获季节来临时,收割下来的牧草被打成卷,附近就有牧民来收购。
田园牧歌,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然而向往归向往,很少有人能从繁忙的生活中抽出身来。来自重庆的年轻人郭田,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从职场抽身,在新西兰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艰难留学路
三次申请入学被拒
在重庆巴南区,前进化工厂与城区隔着长江,自然偏僻。郭田小时候就生活在这里。
郭田的母亲爱好外国文学,鼓励郭田从小就要放眼世界。在郭田小学阶段,母亲从国有企业下岗,在鱼洞开了一家小诊所,惨淡经营,开始时一个月收入只有一、两千块钱。虽然如此,郭母一直没有放弃督促孩子读书。走向世界。
郭田在巴县中学毕业之后,考入天津理工大学,只读了一年,就着手申请留学。在经过一番比较之后,郭田决定申请新西兰的最高学府——奥克兰大学。
2001年,郭田得到奥克兰大学的录取通知。刚满20岁的郭田,孤身一人到新西兰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家。但是,迎接他的并非和煦的阳光——虽然各项条件都已经符合奥克兰大学的招生条件,但是他在办理入学申请时,递交了三次却都被校方拒绝。这让郭田感到很困惑,他决定亲自上门向系主任问个明白。
“我到系主任办公室后,还没拿出我的文件,他就说‘不,你的事我不感兴趣,请你出去’,他的表情很僵硬,语言很粗暴。”郭田回忆说。
系主任的表现让郭田吃惊,更感到无助。这时,由于郭田在语言学校学习时表现优秀,他的一个语言老师出面帮助,找到校方申诉,并帮助郭田第四次提交入学申请,这才使郭田踏进了奥克兰大学,学习信息工程专业。
半工半读
努力者自有人相助
留学成功,但是郭田母亲在国内苦苦经营诊所,仍然难以负担郭田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郭田不得不自己努力打工,以维持生活,同时,还不能耽误学习。
“这边教科书特别贵,完全买不起。”郭田说,为了节约买教科书的钱,郭田只有下课时间到图书馆借教材学习,每天学习到图书馆关门,然后搭公交车回家。到家后可能十一点多了,然后自己做晚饭。
尽管被打工占去很多时间,郭田的成绩依然是全系领先,几乎每科都能拿到A 。
由于各科成绩优秀,在大二时,郭田得到了一个新西兰家庭的帮助,这家人有两兄弟,都在新西兰航空公司工作,他们夫人也分别是牙医和律师,生活富裕。每次到这个家庭聚会,都是郭田改善生活的日子。时至今日,这两对新西兰夫妇,一直都像郭田在新西兰的父母一样关心支持着他。
在拿到奥克兰大学信息工程学士学位后,郭田在朋友帮助下,顺利找到工作,从事IT顾问与咨询工作,为新西兰的航空公司、大型医院、银行保安机构提供信息系统建设服务。
回归田园
当起了新西兰农场主
如今,从事IT行业已有十多年的郭田,已经不再像留学之初那样为生活犯愁。未来的日子怎么过?也许从小的生活环境——与城区隔河相望,偏处僻静一隅,一直影响着郭田。
在工作中,郭田偶然认识了现在的农场合伙人Hamish。Hamish供职于一家银行机构,专门负责农业项目贷款。
几次交流之后,郭田与Hamish达成共识,决定在汉密尔顿郊区投资一处农场。
在郭田看来,投资农场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首先一点,郭田想把这里打造为重庆老乡的一个聚会点。就在2014年12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汉密尔顿的川渝老乡共有100多人在郭田的农场举行了篝火晚会,畅叙乡情。
其次,郭田想将农庄进一步扩大建设,并与新西兰当地的民宿集成网合作,接待背包客和喜欢深度旅游的人。
在郭田的农场里,有一排特别的树木,枝头上暗红的花朵掩映在树丛中,远看不起眼,近看却有几分艳丽。这是Hamish相中的项目——斐济果种植。
“你看这些树马上就要结果了。中国市场对这一类自然健康生态的食物很欢迎。目前学者正在进行研究,以解决长途运送的保鲜问题。”Hamish说。
这也正是郭田投资农场的第三个目的。“我们都希望能够尽早把斐济果带回中国,让大家也品尝一下这边的好东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重庆市场上也会出现斐济果的身影。”郭田说。
此外,郭田正与Hamish合作,通过重庆的贸易公司,与国内的农具制造厂商达成合作,把中国制造的农具,引进新西兰农场。
从IT职场,到田园牧歌的生活,正如郭田当年只身出国一样,想寻求生活更多的可能性。“种种尝试,经过灌溉,最终都会结出梦想的果实。”郭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