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乾在工作中。
重庆频道消息 刘福乾,沈阳福亿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1973年生,重庆市巫溪县人。他1990年外出打工,后在辽宁省沈阳市成立建筑劳务公司,每年组织1000余人北上打工,其中70%为重庆人;曾带领团队斩获建筑工程质量“鲁班奖”。
■ 感言:我17岁时的梦想是拿着“大哥大”、开着小汽车,现在已经实现。如今的梦想是让一起拼搏的兄弟们早日进入小康。
刘福乾年少时,巫溪老家土墙外贴着的一张广告画常常在深夜让他辗转反侧——一辆小汽车旁边站着一位意气风发、拿着“大哥大”的“成功人士”。“我啥时候能成为画里的‘成功人士’呢?”小小年纪的刘福乾常常这样想。
怀揣着这个梦想,从初涉建筑行业、站稳脚跟,到率领年施工面积80万平方米、数千人的劳务大军,刘福乾用了20多年时间。
寻梦他乡
从抹灰工到“淘金”带头人
刘福乾出生于重庆巫溪县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早熟的他明白,仅仅靠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改变不了贫穷的面貌。
1990年初,17岁的刘福乾个头还很小,一颗闯荡的心却很活跃。那年,他跟着姐夫来到北京,先是在一建筑工地学做抹灰。北方天气寒冷,哈气成雾。虽说连粉刷中的阴阳角都不懂,但刘福乾凭着刻苦好学的劲头,很快就掌握了抹灰的技术和要领。
然而,刘福乾并不满足,他不甘心只做一个抹灰工,心里有一个更大的目标。这时,经人介绍,他认识了49岁的高级工程师崔立亮。“崔师傅是天生的建筑人,他不用拿图纸,到工地现场走一圈,各类数据就了然于胸。我特别崇拜他,每天提前到工地,把水烧好,给崔师傅留着。”刘福乾说。
很快到了年底,北方的冬天,风吹得眼都睁不开,凉嗖嗖的,直往身上钻,但刘福乾全然不在乎,在工地里哼起了小曲。这天,崔立亮金口一开、正式收徒,先从测量教起。从没鼓捣过这种细活的刘福乾对师傅的严苛要求不敢有半点马虎,每天都要比别人提前半小时到场,延后半小时离场,反复核对图纸与实测数据,做到准确无误。
在随后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他虚心请教师傅,刻苦钻研技术,学会了别人至少需要三年才能掌握的从施工、管理到核算的一整套专业技能。
1993年,刘福乾拿到助理工程师证,从小学徒升为别人的师傅,总算是在异乡有了立足之地。
渐渐地,在外站稳脚跟后,他开始想到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有机会有活干,叫上他们,一起挣钱。”那时,北京一体育场正在建设最大的人防工程,需要大量建筑工人,有人找到刘福乾帮忙。机会来了,他回到巫溪,振臂一呼,带走了几十个老乡。
从那一年开始,每次返乡北上时,刘福乾都会带上一些农民兄弟去“淘金”。时间长了,他成了家乡的外出名人。想在外找点事做的农民兄弟都会来找他,而他总是乐意帮忙,有时还为家庭困难的兄弟主动掏路费。
那几年里,刘福乾不仅学到了很多建筑及建筑管理知识,也懂得了和工人的相处之道。2001年,已是技术总工的刘福乾与小学同学康先明一起来到辽宁省大连市,承接下当地最大的综合性市场——长兴市场的建设业务,从此走上承包工程的道路。
初涉商海
接工程负债赔钱
“2003年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候。”在会议室里,刘福乾点上一支烟,回忆起十多年前那段内心备受煎熬的岁月。
那年,刘福乾承包下大连新天地广场工程,因初涉商海、经验不足,再加上出了两个工伤事故,所有投资全赔了进去,另外还欠款七八十万元,其中包括300多名工友的工资,共20多万元。
2004年春节,走投无路的刘福乾决定回老家借钱。离开大连那天,收到“风声”的一群农民工以为他要“跑路”,眼巴巴地赶过来堵在他家门口。双方相持不下,刘福乾被逼得红了眼,却无法做出具体承诺。
“刘哥不会差钱的,这次栽了,以后肯定能干起来”“一起干了几年了,我们应该相信老乡。”这时,几名后来的老乡工友帮刘福乾解围,并打下“包票”,让他离开。
这年回家,刘福乾没准备一点年货,却厚着脸皮四处找亲戚朋友筹借了20多万元。大年三十那天,他骑着自行车到一个远亲开的杂货店里,赊了几百元的年货。回家路上,在外闯荡10年没掉过泪的他,敞开嗓子哭了一程。“这时,真正尝到失败的滋味,整个家都被我掏空了。”刘福乾回忆说。
春节过完,刘福乾如约回到大连,兑付了工友工资。那时,已年届六十的父亲执意跟着他出门,想为儿子还债出一份力。“父亲告诉我,刘家人不欠人家钱,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我一定会兑现我的诺言,把债务还清。”刘福乾告诉记者,从那一年开始,他再也没欠过工友工资。有时资金紧张,也要想办法借款保证工资先给,这关系到做生意的信誉问题。
大胜靠德
不为利益出卖未来
2004年,刘福乾承建大连的二十一世纪大酒店。三个月后,工程保质保量地竣工,并夺得大连市第一个鲁班奖。刘福乾一算账,除去工人工资后基本持平。虽然没赚到钱,但他却非常满足,因为在他看来,他不仅赚到了经验,赢得了工人的信任,更难得的是在同行中赢得了好口碑,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迈过了最难的一道坎,刘福乾的道路便逐渐开阔起来。也正是因为这个项目,他与中建八局、七局合作,连续在沈阳、长春承接项目,到2004年底,已有1000多人跟着他干活。
2008年,刘福乾成立沈阳福亿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迅速从“小打小闹”发展到可同时承接6个项目工程的专业劳务企业。声名鹊起后,公司先后承接了沈阳市奥体中心、华润万象城、沈阳国际环球中心等多项大型工程。刘福乾带领的“淘金大军”,也从每年5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其中70%为重庆人。
此时,已成建筑行家里手的刘福乾,对工程的质量严格把关,经常亲自检查,质量不过关的,必须重新再来。他经常对工人们灌输自己的理念和信条:“不要因为短期的利益而出卖自己的未来,否则事业难以长久发展。”
肩负责任
不忘乡情
刘福乾的公司为2.3万名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支出动辄就达千万元,对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民来说,这份担子着实不轻。庞大的事业和经年的历练,让刘福乾把人品和信誉看得很重。他说,自己当年拿“大哥大”、开小汽车的梦想已经实现,现在梦想逐渐扩大,想让跟着他的兄弟们早日进入小康。
“他特别照顾家乡兄弟,不愧是我们巫溪人的骄傲!”与刘福乾同村的石安元在沈阳工地上干了两年,后因身体不好辞职回乡。虽已不是员工,但每年春节石安元都能从刘福乾手里领到5000元“分红”。前不久,刘福乾还拿出2万元,支持他盖上了砖瓦房。
为保证员工福利,刘福乾的公司在2014年底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要求每个工程项目必须拿出总产值的1%存入基金中,以应对公司员工及其直系亲属的重大疾病、意外事故。随后,教育培训基金也设立起来,对家乡兄弟进行定期教育培训。
“我的家在重庆,根在重庆,以后发展也想回到重庆。”这几年,刘福乾每年必参加巫溪县政府举办的项目洽谈会,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采访中,他透露,在沈阳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的东风下,他的建筑劳务公司已与沈阳行业巨头万融公司签约,共同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速现场工期。刘福乾想在不久的将来,把这一技术引入到重庆,让家乡人民检阅他的拼搏成果。
今晚,重庆卫视同步播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