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蓝鹰在向记者介绍自己当年的老照片。
■ 感言:
每个人都有一个飞翔的梦,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也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重庆频道消息 向蓝鹰:长寿人,一名“极不安分”的女子。孤身一人在澳大利亚悉尼学习、工作多年,曾任职于JP摩根,后开办了一家自己的理财公司,事业有成。
她还将旅居澳大利亚的重庆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重庆同乡会。
如果16年前,向蓝鹰在广州机场迟疑一下,走了回头路,那么她的人生中多半就不会有在澳大利亚悉尼艰难打拼这一段经历了。
“但回头不是我的性格,这些年虽然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去年底的一天,向蓝鹰在悉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想实现梦想,就一定要有在最困难时也坚持下去的勇气。
从“向兰英”到“向蓝鹰”
衣着朴素,留一头短发,戴小圆眼镜,向蓝鹰外表文弱,却有着一颗坚强的心。
关于姓名,向蓝鹰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秘密。她本名为“向兰英”,但是很多人在写她的名字时,常常误写为“向蓝鹰”。
对于这种错误,她毫不介意,还欣然接受,干脆将错就错把名字改成了向蓝鹰。或许,在她心里,自己就是一只向往蓝天的鹰。
早在高中毕业考大学时,向蓝鹰的第一志愿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她从小的梦想就是“飞上蓝天”,而报考航空航天专业,在她看来是最佳捷径。
但是向蓝鹰并没有如愿,而是在1987年考入重庆大学,学习化工专业。
“对于化工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向蓝鹰说,1991年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单位上班,三年之后就辞职了,应聘到重庆电视台做文字工作。
没几年,向蓝鹰发现自己对于文字工作同样缺乏兴趣,于是在1997年辞职,通过考试进入某国有商业银行。
“进入银行后才知道,这一行其实也并非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当时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打算盘、数钱,十分枯燥乏味。”向蓝鹰说,于是在三年后,她又辞职了。
孤身一人在悉尼闯荡
在父母眼里,向蓝鹰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但向蓝鹰坚持认为,世界很大,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捆”在并不热爱的工作上。
从银行辞职之后,向蓝鹰百无聊赖地“混”了一段时间,完全没有方向。1999年时,听同学说出国不错,便决定到澳大利亚“看看”。
“当时在广州机场还是有些困惑,我在想我到底要干什么?国内的工作辞了,到国外吧连国外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向蓝鹰回忆。即便如此,她还是鼓足勇气买了一张单程机票飞到了澳大利亚。
一切从零开始。
到澳大利亚之后,凭借做过银行会计的底子,向蓝鹰选择进入大学学习会计专业,先是在墨尔本,后来又到悉尼科技大学。读完书之后,她开始找工作。
当时在悉尼的华人中,广东人、上海人居多,向蓝鹰不会说粤语和上海话,到华人公司上班几乎不可能。曾经有一段时间,她内心甚至有一种“找不到北”的感觉。
这时向蓝鹰不屈不挠的性子又起了作用,她一次次地参加面试,不惜放低身段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最终,她在美国运通公司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向蓝鹰抓住机会努力学习,对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凭借这一经历,不久后向蓝鹰在JP摩根获得了一个薪资丰厚的职位,从最基层的业务员做起,一直做到投资监督、后台管理。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JP摩根全面收缩业务,向蓝鹰也失去了工作。但此时,她早已不是原来那个初到澳大利亚时“两眼一抹黑”的女孩了。
希望参与新农村建设
2007年,向蓝鹰与一名土耳其男子结婚。
她丈夫1988年到澳大利亚,经历与向蓝鹰非常相似。
离开JP摩根后,凭借在大型金融机构工作期间积累的经验,向蓝鹰和丈夫一起开办了一家理财公司。
“澳大利亚的法律非常完善,因此退休金、遗产、保险金等方面的个人理财备受人们重视。”向蓝鹰说。
她在丈夫支持下,又系统学习了相关金融、税务和法律知识。
向蓝鹰介绍,目前她所从事的职业,就是通过科学规划,让业主在拥有当前财产的状况下,获取最好的生活,“得益于近年来澳大利亚人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公司的业务还不错。”
创业有成的向蓝鹰并没有忘记家乡重庆。2010年,她就曾回到重庆,与朋友一起搞进出口贸易。
现在,向蓝鹰最大的愿望就是从事现代农业开发,参与重庆新农村建设。
“中国的农民不仅会种菜、种粮,还能学会种花、种草,能学会美化自己的生活,把农村建设得更漂亮。”向蓝鹰说。
她表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这些年来对澳大利亚等国的农村情况也算有所了解,所以很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力,为改变重庆农村乃至中国农村的现状作些贡献。”
目前,向蓝鹰手头已经有了橄榄种植等一系列不错的农业开发项目,正期待与国内尤其是重庆的投资者进行合作。
“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也是我最大的梦想,但愿这个梦想有朝一日能在重庆实现。”向蓝鹰说。
就在不久前,她还曾亲自飞回北京,参加一个农业项目论坛,介绍自己的项目,为追求梦想而努力。
今晚重庆卫视同步播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