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近日,重庆机电人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上充泵、堆腔注水冷却泵通过鉴定验收。专家一致认为,由重庆机电股份重泵公司研发的这两种产品,一举填补国内技术领域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两个科研成果,正是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机电股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所取得成效的缩影。
近年来,机电股份通过实施创新机制、体制改革,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自主研发的众多“重庆造”产品,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前沿水平。
一纸辞呈引发技术创新热潮
发现症结——人才要走不仅因为待遇问题,更是创新机制缺失所致
华龙一号上充泵是第三代核电堆型机组中要求最高、研发难度最大的一种泵。“保证泵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难度系数就像走钢丝,必须兼顾功率、安全、稳定等多方平衡。”在通过鉴定验收现场,主导项目科研的副总设计师赵兴英激动不已。
鲜为人知的是,这两个科研项目曾经一度走到过夭折的边缘。5年前,一家央企以高出七八倍薪资的待遇、更加优越的科研环境邀请赵兴英加入。赵兴英被这家央企求贤若渴的诚意打动,向重泵公司递交了辞呈。
“如果赵兴英一走了之,缺少带头人的科研项目是无法继续的。”机电股份相关人士表示。
得知科研骨干赵兴英辞职,机电股份总经理余刚第一时间找到赵兴英,和她促膝长谈。余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说服了赵兴英留下。
虽说赵兴英的辞职只是个案,却引起余刚的极大重视。他开始思考优秀的科研骨干为什么想要离开?经过深入各基层企业调研,余刚很快找到了症结:这不仅是待遇上的问题,更是公司创新机制、体制上的缺失所致。
这一纸辞呈,最终让重泵公司的母公司——机电股份开启了激励科技创新管理改革之路。
要创新,机电股份这么干
对症下药——人事、财物、机制全方位保障激发创新
为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机电股份总经理余刚,从改革机制入手,在人事、资金、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创新。
要创新,人才是关键!在人事方面,机电股份通过用人才、留人才的方式,创新性地建立了“选、育、用、留、备、退”六大人才支撑体系,全方位勾勒出人才使用机制:
创新性建立了首席员工制。对于科研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荣誉激励和薪酬激励,机电股份还实行科研人员与产品效益挂钩,并详细规划了科研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其创新建立的首席员工制,让首席员工可以享受与所在子公司管理层同等级别的待遇。
将子公司高管层、高端人才及后备人才,纳入双管(股份公司和子公司)人才管理范畴,机电股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双管人才的引进、考核、激励、培训等举措。与此同时,还通过内部人才信息平台,发布了子公司人才交流岗位信息,建立了内部人才市场,进而盘活了人才存量,激活了人才流动,保证了核心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要创新,资金支持必不可少!机电股份推出的制胜法宝是:将科技创新研发的投入,视同子公司管理层年薪考核利润。该举措明确鼓励企业大胆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力度,不唯经营业绩指标进行考核。
此项举措也直接促成了龙一号上充泵、堆腔注水冷却泵研发成功。“这项举措让我们放开了手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子公司创新资金少、投入难的问题。”重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方忠说,这打消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为完成经济指标,不敢加大科研创新投入的顾虑,克服了企业短期行为。
创新,制度是基本保障。“不能让过时的制度束缚公司的发展!”余刚介绍,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机电股份先后制定实施了《企业创新奖励办法(试行)》、《关于职务发明专利奖励的指导意见》、《科技创新项目投入视同年薪考核利润暂行办法》、《首席员工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制度,以此鼓励、表彰企业及员工开展技术创新。
通过建立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激发、调动广大员工学习钻研业务技术、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重庆机电集团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大会,还出台技术进步20条等举措,对技术进步和创新工作做出详细的规定……
“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
巩固效用——整合国际国内资源为我所用,营造人人创新氛围
2010年,机电股份收购英国机床业百年老品牌PTG集团。
以此为契机,机电股份不仅把国外产品技术、百年品牌收入囊中,还以此为依托,设立了重庆机电欧洲创新中心。
近年来,机电股份带着全球化视野和开放式思维,开始了整合利用国际国内优势资源。在国外,机电股份依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欧洲知名院校,打造和完善欧洲创新中心;在国内,与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国家级、市级创新工作室等,打造自身研发平台,成功构筑起重庆机电全球24小时创新研发体系。
“我们在做的事,就是整合国际国内资源为我所用,让我们的产品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余刚介绍,目前机电股份已经拥有重庆机床、重通集团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室、1个欧洲研发中心,并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多个细分行业标准的制订者。
“在企业内部,机电股份已经逐渐营造起人人创新的导向、人人创新的氛围。”机电股份副总经理赵自成说,随着创新氛围的日益浓厚,人才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越来越高,机电股份开始尝到甜头:
重庆水泵公司的核二级上充泵、水压试验泵填充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将随着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国门;
重庆通用集团的新能源风电叶片代替进口,订单不断,产品供不应求;
重庆水轮机公司与越南合作电站EPC总承包,成为我国水电行业第一家实现EPC总承包的制造企业;
重庆机床集团研制的“CMJ3-I棉花收获机”通过鉴定,被认为技术具备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目前,机电股份的多项科研技术走在了国内乃至国际前列,产品出口到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仍在继续!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我国的装备制造业面临下行压力。面对困境,对于创新投入,余刚给出的答案十分明确:“越是困难,越是要投入创新!只有现在不断科研创新,才能厚积薄发,才能走在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领域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