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记者获悉,合川区钓鱼城范家堰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宋蒙战争时期合州州治衙署大小已基本确定,总面积为1.5至2万平方米。
据悉,这是目前中国出土的高规格的南宋时期衙署遗址。
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王胜利介绍,这座建筑是典型的庭院式设计,由北向南呈三层阶梯式分布,前院、中院、后院沿山体分布,格局明显。在衙署最顶端,可以观看江对面蒙古军队的动态。
从地理环境上看,这一座衙署在整个钓鱼城防御体系中易守难攻,即便蒙古军队能看到这里的灯光,石炮的发射距离也难从山下打到衙署。
在衙署的后院有一个地下室,进口高2.3米,宽约1.6米。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应该是当时的地下金库,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
史料记载,在1279年南宋钓鱼城守将王立向元朝投降后,钓鱼城未被屠城,但难逃毁城的命运,地面建筑几乎破坏殆尽,范家堰自然也没有幸免。
此次考古的另一个发现,是在衙署遗址下面发现了大量的火烧痕迹。王胜利说,地面建筑被毁坏以后,历代以来这里就不再有人居住过,彻底被变成了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