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全(右)在鲜面店内向员工了解近期的销售情况。
重庆频道消息 陈绍全,云阳人,外出闯荡多年,辗转于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从事鲜面加工业。2011年瞄准需求进入陕西西安,凭借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上的优势顺利进入当地鲜面市场。
■ 感言:生意人都想赚钱,但首先产品质量要让老百姓放心。
“西安陈大毛面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绍全的名片上赫然印着这样一排文字。和众多“高大上”的企业名称相比,这公司起名可谓独具一格。也许是发现记者眼神中略有些探究的成分,他笑着道出了自己这家企业名称的由来。
不久前,51岁的陈绍全在陕西西安接受采访,说起了那些年艰难创业的那些事。
“大毛是小名,我小时候爸妈就叫我大毛,叫我弟弟小毛。亲朋好友跟着这么叫。”陈绍全说,习惯成自然,几十年来不管在哪个地方大家也都习惯性地叫陈大毛,知道他大名的反而没几个了,“注册公司时想了想,觉得这名字其实挺好,实在,最后就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一次失败的“微服私访”
陈绍全没有午睡的习惯,吃完午饭便来到公司在西安市雁塔区吉祥村农贸市场一家直营店外“微服私访”。
直营店的招牌上写着“重庆鲜面店”几个大字,十分显眼。店面不大,只有几十平方米,却显得干净整洁。陈绍全介绍,在里面上班的是一对80后夫妻,重庆人。
他刚走到店门口,就被店员发现,只得改了策略,变“微服私访”为面对面交流。“这两天生意怎么样?”“跟上个月差不多,比较稳定。”“顾客有什么意见没有?”“大家普遍反映店面干净,对面条质量也认可……”
据陈绍全介绍,像这样的“微服私访”,他“每周都要搞”。
一位前来购买鲜面的西安市民表示,“陈大毛”鲜面耐煮、筋道,在这一带口碑不错,许多人因此成为老主顾,“有时候一周要光顾这里好几次。”
听顾客这般“表扬”自己,陈绍全笑了笑说,“食品加工关系千家万户,要做长久生意就得凭良心做事,时刻注意食品安全,同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一条鲜面自动化生产线
陈绍全出生在云阳农村,年幼时家境贫困。
云阳的面条加工业素来名气不小。迫于生活压力,1988年,时年24岁的陈绍全开始外出闯荡,辗转于上海、湖北、江苏、浙江等地,以制售鲜面条为生,但由于资金不足,始终小打小闹。
2006年,陈绍全在宁波开了一间鲜面条生产作坊,其间每天都给当地一家台资企业送货。经过一年多接触,与这家台资企业的老板成了朋友。
陈绍全说,这位朋友当时就建议他改变小作坊生产模式,转而建立标准化鲜面生产线,最终树立自己的品牌,“他是我创业路上的‘贵人’,不但给了我很好的建议,还设法帮忙筹集创业所需资金。”
就这样,陈绍全很快鸟枪换炮,建起自己从业以来第一条鲜面自动化生产线,挣到了十分宝贵的“第一桶金”。因为注重产品质量,鲜面加工厂的产品十分畅销,很快又在杭州等地建起了分厂。与此同时,他本人也迅速完成了从一名手工作坊主到现代企业经营者的转变。
和宁波等许多城市相比,西安的面条市场更为巨大。几经考察,陈绍全2011年正式转移到西安发展,在当地投资近1000万元,建起了两家机械化鲜面条生产厂,凭借生产技术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成功一举占领了当地鲜面市场。
据了解,目前西安鲜面市场上销售的产品80%来自陈绍全的鲜面生产厂。
“鲜面生产厂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不仅效率高,产品质量也更有保障。”陈绍全说,“生意人想赚钱不假,但大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
一条小河始终在心头
目前,陈大毛面业公司的经营业务主要包括两大块:一是鲜面生产,二是建立直营店销售鲜面,直接面向终端市场。企业员工总共120余人,大多数来自重庆。
“真想做事就必须能吃苦,而重庆人就有着不怕吃苦的精神。”陈绍全说,他很欢迎重庆老乡到自己的企业工作。
为了不断丰富产品系列,陈大毛面业公司近年来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比如西安凉皮、广州河粉、湖南米粉、武汉热干面等,市场销路都还不错。
陈绍全的老家,是距离云阳县城70公里的鱼泉镇马槽村,蜿蜒穿过村子的汤溪河清澈见底,是他儿时最喜欢的“游乐场”,“虽然离家已有20多年,但儿时的记忆始终在心头抹不掉。我是喝着汤溪河的水长大的。”
他说,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家乡创业,让家乡人品尝到自己亲手做的鲜面,让散发着清香的重庆鲜面从自己手中走向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