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极冷的一个大年三十晚上:深山里的风刮得呼呼作响,雪夹着雨点砸在房顶上,有人却在敲罗成敏家的门。
“这么晚了,还有病人?”罗成敏来不及细想,翻身起床,敲门的是一个9岁的小女孩。原来,女孩的父母为了琐事起了争执,最后两人动了手,打得头破血流。罗成敏闻讯,背上药箱,跳上自制的竹筏,迅速拉动筏绳,赶到小女孩家中,为两人包扎好伤口。等他走出小女孩家门,天已蒙蒙亮。
这样的事,罗成敏遇到过无数次。因为罗成敏是大足区中敖镇洪溪村唯一的村医,也是村民们最信任的“水上120”。
为出诊自制竹筏
罗成敏出生在洪溪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家庭条件差,初中毕业后便拜师学医。除了医术,师傅还教会他一样重要的东西——医者仁心。“一定要把病患当成家人。”师傅的教诲,罗成敏铭记于心。
结束一年多的学习后,罗成敏回到家中,一边务农一边当起了“赤脚医生”。
1992年,罗成敏成为一名“卫生员”;1996年,他参加乡村医生培训,两年后参加统一考核拿到了“上岗证”,成为了真真正正的乡村医生。
当时,罗成敏所在的申家村还未与洪溪村合并,全村留守在家的数百村民看病都找他。
“人员很分散,以当时的申家7社为例,被水库淹没后,一个社被分成四块,出门看病极其不方便。”罗成敏的家也在7社,除了去高坪无需坐船外,他去哪儿都要面临过河的问题。为了方便出诊,罗成敏想到了自制拉拉渡竹筏。
记者看到,竹筏3.5米长、2米宽,竹子并排用木板和铁丝固定,4层重叠,就构成了罗成敏的竹筏。一根拇指粗细的尼龙绳,一头拴在他家这一侧“码头”边,一头拴在对岸,人只需站在竹筏上,再拉着绳子,就可牵引着来回拉拉渡。
罗成敏告诉记者,一艘竹筏前后要花上六七天时间来制作,竹子和绳子在水里泡久了容易坏,只能管上约4个月时间。现在这艘已是他的第45艘竹筏。
“小”竹筏有“大”作用
前些年,通讯不发达,有人病了,村民还得跑到罗成敏家,请他前往。“除了去开药,我一般哪里都不敢去。”罗成敏说,让他最紧张的是急病号。
4年前的一天,70多岁的村民唐金宽突发疾病,给罗成敏打电话求医。抽搐、出冷汗、腹胀……在电话里,罗成敏感觉老人的病情很不妙:极有可能是急性阑尾炎,而且开始化脓了。
“找凉椅绑起,我拉竹筏来接你们,得赶快送到镇上去。”罗成敏说。
罗成敏找来另一个村民将老人抬到了竹筏上,到了岸边,又走了半个小时的土路才到玄顶村,镇卫生院的救护车已在此等候多时。“如果再晚一点,唐金宽就有生命危险。”罗成敏说,每年这样的急病号,总要遇到几次,关键时刻,小竹筏就能起到大作用。
想一直给村民看病
2012年底,村卫生室在洪溪村村级服务中心建好了,可离罗成敏的家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罗成敏每天都要划竹筏过河,翻过雷达崖,再到木桥沟,最后到洪溪码头,才到达村卫生室。罗成敏每天往返,光是路上就需要三个多小时。遇到雨天,时间更长。“全是杂草丛生的小路。”为此,罗成敏不得不早上7点就出门。
天天在路上走,罗成敏只穿筒靴和胶鞋,“皮鞋舍不得穿。”
罗成敏说,以前,他花100多元买了双皮鞋,去给两个村民看了病,回到家,面子就被“挂”花了,“心痛得很。”本来收入就有限,买双皮鞋至少要两三百,从那以后,罗成敏几乎没买过皮鞋。
罗成敏有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他们多次劝父亲跟他们一起生活,都被罗成敏拒绝了:“我当了一辈子的乡村医生,习惯了,乡亲们也离不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