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0日晚上8点左右,一辆越野车冲出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偏远的阿当村,疾行在狭窄、崎岖的路上。驾驶员红彬心急如焚,因为这是在和时间赛跑——一个小时前,重庆援藏干部、昌都市民政局副局长曾伟在村里调研一个援建扶贫项目时,腿部被野狗咬伤,伤势严重,急需注射狂犬病疫苗。
江达县城没有狂犬病疫苗!重庆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工作队领队、昌都市委副书记姚红得知后立即协调昌都市内各医院,终于在市妇幼保健院找到一支。6月11日凌晨3点半,疫苗顺利注射到曾伟体内,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然而不到一周,曾伟就出现在了重庆市儿童救助基金会。他拖着还有点瘸的双腿,和基金会理事长陈鸿熹在高温下奔走,联系为昌都市残疾儿童安装假肢事宜。直到重医附二院医生为他复查时发现伤口化脓、勒令他住院接受治疗,曾伟这才“老实”下来。
昌都是重庆的对口援藏地区,同时也是天津的对口援藏地区。同期援藏的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副领队牛占良说,看上去有些瘦弱的曾伟其实“战斗力”很强:“能吃苦、肯拼搏、会干事,我们有时候叫他‘拼命三郎’。”
为昌都“8·12”地震灾区募集资金和物资
2013年8月12日,是重庆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在昌都上班的第一天。当天凌晨5点23分,昌都地区(于2014年12月撤地设市)左贡县、芒康县交界发生6.1级地震。
灾情就是命令,刚从重庆市政府研究室调任昌都民政局副局长的曾伟参加了紧急抗震救灾会。但曾伟很快被“将了一军”:在会上被问及民政系统的救灾储备时,他一下懵了。当着地委、行署领导和几十个部门负责人的面,他恨不得挖个洞钻下去。
“虽说才到任不了解情况,但重庆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绝不能砸在我手里。”曾伟告诉记者,他当时便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抓好灾区救济工作。
曾伟迅速赶回重庆,为“8·12”地震灾区募集到价值约100万元的救灾物资。在牛占良协助下,他还取得了天津市民政局局长曲孝丽的理解支持,募集到50万元救灾资金和6000条棉被。
帮助藏区患病困难群体到内地接受治疗
今年以来,每逢节日曾伟都会接到昌都市八宿县同卡镇俄觉村少年阿旺银巴和他的弟弟向巴次仁的问候电话,小哥俩对这位“重庆来的叔叔”感激不尽。
阿旺银巴患有癫痫等疾病,向巴次仁则患有左侧腹股沟斜疝。兄弟俩的母亲早逝,全家主要靠低保度日。
去年3月,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时任昌都地委书记罗布顿珠到同卡镇调研,得知情况后指示将兄弟俩送往内地大医院接受治疗。援藏工作队迅速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联系,确定了具体救治方案。曾伟负责全程协调沟通,不仅落实了各个环节,还与市慈善总会联系,发动爱心人士捐款解决了孩子的医疗费用问题。
抵渝后,曾伟跑前跑后帮助两个孩子及其父亲四郎泽培办理各种手续,不时还提着营养品前去看望。大坪医院选派了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小哥俩术后都恢复得不错。出院时四郎泽培紧紧握住曾伟的手,一次又一次用藏语说道:“图及其(谢谢)!图及其!”
这以后,曾伟就成了重庆援助昌都患病困难群体的固定联络员。曾伟告诉记者,昌都有一些残疾人士家境比较困难,重庆市援藏干部工作队拟在年内请一批重庆专家进藏为他们免费安装假肢。
用文字记录第二故乡昌都的山水和人物
刚到昌都时,曾伟同大多数人一样高原反应强烈,没多久头部和脸部都被严重晒伤,嘴唇皲裂,手掌脱皮。初到昌都察雅县烟多镇达巴村驻村时,由于对酥油茶和糌粑消化不良,他还得了严重的便秘。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减少雪域高原给他的震撼。“我是学中文出身,看到这么壮美的山水、如此淳朴的藏胞,觉得内心充满激荡,希望能用文字把这些记录下来。”曾伟感叹。
他主动和藏族同事、村民交朋友,虚心学习藏语及地域文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藏族名字叫扎西多吉:“扎西多吉是吉祥金刚的意思,我希望自己在昌都的每一天,都像这个名字一般吉祥而充满力量。”
利用工作间隙,曾伟笔耕不辍,去年出版了第一部反映援藏生活的散文集《游子吟》,第二部作品《云端上的昌都》也即将付梓。曾伟说,这两本书是献给他的第二故乡昌都的“五彩哈达”,也是对援藏干部精神的铭记和致敬。